分类: 心情随笔 |
回归市中心
回到市中心的时候,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原来所想象的了。
本以为,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住在市中心的商品房里,不再有每天上下班的劳顿,重新回到童年的甜美记忆里。
我的童年就诞生在这里,弄堂里的石库门,欢悦的日子。南京路上的哈同大楼,老城隍庙的古城墙,构成了生活的美好回忆。
10岁之前,辗转于一间又一间的蜗居里,搬家成了家常便饭,从黄浦到南市。从南市区到虹口区;10岁的时候,母亲的单位终于分了房子,从虹口区又到了大杨浦。
上中学的时候,母亲依然奔波于各类房屋交换市场,只为了住得更好一些。单位的分房小组跑得再勤,比你困难的人依然还有很多。
大学毕业了,结婚的时候买的是旧房子,离市中心越来越远了。夫妻俩一个上国企的班,一个下海游泳,终于攒够了回归市中心的钱。
要搬家了,为儿子找一家市中心的幼儿园。走进记忆中的那家童年的幼儿园,早没有了过去门庭若市的辉煌。市中心的空城现象,导致了它的凋零。仿佛看见,早逝的父亲依然站在门口,来接他最心爱的女儿。过去的老师都退休了,回忆只是在脑海中,美丽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黯然离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位女子不是为她的儿子入托而来,而是为了找寻她的回忆而来,找寻她对父亲的挚爱。
市中心虽然依旧繁华,甚至更加富丽,但鸡犬相闻的声音转移了。
于是去找寻每一处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找寻梦开始的地方。支离破碎的童年,伴随着老房子的更替。可是,仍有好几处没有找到,有一处马上又要拆掉。不是人是物非,就是物是人非。
胸口在落泪,因为老房子住的是有感情的人。这才发现,虽然同样是商品,人对于房子的感情,终究不同一般。
于是再下个决心,如果有这么一天,再有点钱的时候,买下盛满我成长轨迹的老房子。虽然,半瘫痪的母亲不再有当年的美丽,一样的天空不同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放下尘世的种种,漫步或独处在少年的居住地,一页一页地翻开,青春的泪痕。我知道随着岁月的更替,旧房子总有一天会从我的眼里消失,就像大自然的新陈代谢,可我愿意尽我的全力,保护我记忆的全部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