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富商的三辆靓车

(2006-03-06 10:00:18)
分类: 我的新闻作品
 
台湾车主的三辆靓车
   
    他到上海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他创立了企业的服装品牌,也买了三辆靓车。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他把最精华的十年留给了上海,因为,上海在自己精彩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同样的精彩。他就是陈福川,男装品牌汤尼威尔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和主要经营者。时尚行业带给了他非凡的眼光,他的三辆靓车和他创立的服饰一样的悦目,那是一辆白色的别克、一辆也是白色的尼桑,还有一辆是宝蓝色的福特商务车。
    陈福川先生对汤尼威尔的“发迹地”上海充满感情,他说上海十年是他人生最精华的十年,在塑造出一个国际品牌的同时,也将自己推上了事业的高峰。十年前,从卖西装裤起家,到今天资本额达到320万美元、在全中国有200个销售点,汤尼威尔已是大陆男装品牌中的翘楚。
    尼桑——入流的车型
    尼桑汽车是陈先生的老伙伴了。对于汽车的理解,陈先生认为,人的秉性大致可分为外向和内向,车的秉性略同。关于汽车造型的评价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常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喜欢与否自己心里都有数。他只能说,以现代轿车外形设计的发展潮流来看,尼桑属于“入流”车型,从车身造型轮廓到线面关系的细节处理,包括一些功能部件的组合,绝无落伍之处。而最能让他喜欢的是这辆车的线条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显得动感且潇洒。
    别克——总是善解人意
    别克也很不错,曾经伴随他跑过好几个城市。有的时候是司机驾驶,有的时候陈先生兴趣一来,就自己握起了方向盘。它的表现总是那么的出色,那么的善解人意,虽说它只是一部机器,却十分的有灵性,什么时候该使劲,什么时候该忍让(特别在市区),它都做得十分到位且反应敏捷。
    福特——绝无仅有的舒适
    公司越来越壮大,业务很忙。最近,陈福川购买了一辆全进口福特的商务车给公司用。不用说这辆宝蓝色的汽车非常漂亮。经过试驾,发现这不愧是一辆较好的商务车,它比较符台中国现有的道路条件,与其它商务车相比,可说是极佳选择。
    福特的外形及色彩给人感觉很洋气,在行驶过程中,整个车的噪音很低。将车开到弯曲山路上,感觉非常平稳。平稳程度之高,就连一些轿车也无法与之相比。福特车的制动性能也令人满意,前盘后鼓的配置,即使是紧急制动,也无丝毫侧滑出现。公司员工们对这辆车赞不绝口,它一亮相,就赢得了印象分。陈先生认为,它的舒适性及稳定性目前在商务车中应是绝无仅有的。
    赔了六年才赚钱
    别看陈福川先生如今生意做得大,恒隆和中信泰富都有他的服装,其实,在上海奋斗的历史,一步步走来也颇为艰辛。汤尼威尔服饰其实先赔了六年,1998年才开始赚钱。2001年,营业额已在2500万到3000万元人民币之间,与2000年相比,增长幅度将近50%。
    看上海街头流行
    在陈福川的眼里,上海的街头服饰,十多年间有了了不起的变化。过去人们在穿着上很压抑,开放后,最流行的款式和色彩都能看得到了。他分析,来自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的地方文化,与上海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新上海文化”,已有别于原来的上海文化。上海的“新人类”,穿着打扮趋向于“安全”,并不
    特别搞怪或突出自己。基于一种使命感,他一心把品牌推向国际。为了塑造形象,他不惜以一年1000万新台币的巨额租金,租下延安中路高架桥上的广告板,打出了形象广告。
    全面汲取灵感
    作为公司当家人的他,平时重视的是学习、借鉴。每次域外考察,除注意搜寻世界各地的时尚流行讯息外,还喜欢到书店逛逛。所以,每当回来时,最重的旅行箱,装的肯定是相关的书籍。有时在海外觅得一本好书,他会与远在内地的朋友通话分享,可见爱书之深。尤其难能可贵的,他让公司设计师对上海梧桐树一年四季树叶颜色的变化,都观察记录,并从中汲取设计灵感。
    时尚在于博学
    陈福川不仅好学,而且所学广泛。除专业外,还有其他看似非专业的书籍,诸如建筑学、敦煌色彩与图案、明清家具、皮影艺术等,都有所涉及,并能将所学善用于时尚产业,善用于工作环境的更新,常有出入意外之举。由于他的借鉴有方,硬是将一座仓库,改造为融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OFFICE。看似简单,但办公场所的成功分割,却是颇费斟酌的。他把皖南徽派民居的建筑弄巷之特色,用在OFFICE的设计上,使各部门彼此既独立,又互为沟通;既自成一体,又互为组合。加上常绿植物、花卉点缀期间使人犹如置身绿色环抱的大自然之中。所以,不少见过此处设计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陈福川看上海
    这十年,陈福川已经完全融入了上海。他对在上海的投资充满信心,“到2010年洋人要争着学中文呢。”陈福川说。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幅提升,中文会成为强势语言,但现在国际通行的还是英文,这是汤尼威尔虽为中国品牌却起洋名的原因,是为汤尼威尔成长为全球性品牌埋下伏笔。
    捕捉“上海风格”
    陈福川说,凡国际服装品牌必注明所产的城市,像产自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的品牌无一例外。品牌服装是有都市色彩的,汤尼威尔的发源地在上海,所以也必须具备“上海风格”。早在新天地出现之前,陈福川已想到要将上海老房子尤其是石库门与流行时尚结合起来,他特地派人带着照相机四出寻觅老房子的踪迹,拍下大量被上海人见怪不怪的生活场景,对之作出分析后,陈福川捕捉到了“上海风格”。
    新与旧的融合
    陈福川心目中的“上海风格”是这样的:“上海到处可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融合,在色彩、质感上让人印象深刻,也因其丰富多变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城市多面性的形态风格,这也反映了上海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所以在规划店铺色彩系统时,我们有意以明亮、对比来呈现空间与视觉之间的流动感,并借用上海老弄堂的灰色系统作为基调与现代的白色相调和,辅以银灰色的不锈钢作点缀。让上海顾客一进门就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最好的白领
    陈福川认为上海人是最好的白领,与台湾人相比,上海人吸收能力特别强。“台湾人就像丝瓜精,放在水里浸泡后还是原来的丝瓜精,上海人好比海绵,水里一放就膨胀起来了。”
    风度儒雅的陈福川性格上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记得有一次乘火车从南京回上海,上了火车后才发现,整列火车只有我一个乘客。望着车两旁高高的水杉,寂寞就悄悄地来临了。回上海后我住在旅馆里,周围没有一个朋友,那时真是好想家呀。”以后在上海待久了,孤独感就渐渐消失了。
   (发表于2005年《行报》封面“车族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