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心得 |
二十年前当我填报大学志愿时,我的第一个志愿就是天津师范大学。现在想想看是喜好面子为了第一批次录取吗?不是。是自己的分数没有资格选择其它的学校呢?也不是。是教师的工作轻松尤其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吗?更不是。那是因为我的班主任——陈辛老师。
那时在我的眼里恩师是一个远离世俗功利荣辱不惊的人,是一个能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的人,是一个与书为友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人,是一个用糖果教育犯错误的学生的人。在他身上折射出来的高尚的师德修养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立志也要成为一名教师。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我一站就是十六春夏秋冬,而且乐此不疲。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天津市的历史界是相当有名望的,特级教师,好像是八十年代初作为天津市唯一的教师代表到美国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由此说来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遇到了这样的“好教师”。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中蕴藏着伟大;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普通里显示出神圣。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教师”,我才能有信心和毅力,利用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到大学继续深造。期间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紧锣密鼓,不可懈怠;家庭负担重孩子小,需要照顾……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因为我深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人知识,首先自己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善于学习、钻研学问,而且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教师还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为人师,不单纯是指学问,也包括教师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给予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指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知”与“行”、教师自身修养与育人的本领结合起来。这就是高尚的师德。
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教师”,我才能在中考期间,冒着酷暑,到考场去接离家远的学生到我家吃午餐;我才能在学生生病住院期间,到医院去问候……因为我深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全国劳动模范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这就是高尚的师德。
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教师”,我才能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年轻的教师;把自己获得的最新的教科研信息、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及考研的成果等等放在网上与同事共享。因为我深知团结协作,是新时期教师的必备素质。现代社会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的精确性及日益增强的效率意识,都向人类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合作能力。团结协作一直是中外教育史上普遍被关注和倡导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劳动方式从微观上看是个体式的脑力劳动,从教学工作到教育工作,从每一门课到每一节课,都是每个教师单独进行的,体现出教师劳动的鲜明个体性。而从宏观看,教育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许多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教育。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要具备团结协作的能力。
从教十六年以来,我一直是默默耕耘、潜心施教、勤奋工作、爱生如子。因为我们身上承载着“国运兴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正是“师德”。
康德有句名言:“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的学生自豪地说:“一个人一生当中能遇上一个‘好教师’,就很幸运了;如果我有不只一个好教师,我就会成为一个天才。”那时我将一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