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曾经是流浪猫,4岁,公猫,是现在他的主人在一年多以前收养的。收养后小P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关于小P的故事同样感人,感人的是3个多月来,主人一直悉心的照顾。但是3个多月前开始腹泻,逐渐便血、粘液状便血、食欲减退。两个多月前在北京一家宠物医院检查时,发现其腹腔内有肿物,怀疑结肠有问题,经过各种药物治疗无果,于是做了开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后发现回盲口处的盲肠异常肿大、发红。这些只是根据主人描述以及后来我见到那家医院的手术大夫后仔细的问过手术情况。后来大夫做了盲肠切除手术。我当时问主人是否做过病理学检查,小P的姐姐告知我做过,医院的大夫告诉她不是肿瘤,只是盲肠发炎。当时我相信了这个结果。但术后又开始腹泻、便血、粘液状便血、食欲减退。

小P的姐姐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够帮助治疗。在检查了粪便以及相关常规检查,无特别异常的情况。先进行了药物治疗,无果。一周后复诊,做腹部触诊时,发现腹腔中有一一元硬币大小的肿块,游离性不大,质度比较坚硬。这个肿物似乎与结肠有关系,但是并不能得到确定。于是做了结肠造影。结果显示,回盲口消失,结肠及部分小肠的位置异常。这说明上次手术确实切除了盲肠。结肠和部分小肠的位置改变说明有粘连或是占位性的异物存在。当时的结论是:肿瘤或是上次手术遗留了纱布等异物在腹腔内。我告知小P的主人,小P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脱二次手术。3天后(12月26日)复查,我再次触摸了腹部,结果发现3天前的肿物明显长大了。当时的建议是先做腹腔内脱落细胞检查术,以便确定是否是肿瘤。小P姐姐权衡以后,决定不做检查了,免得小P受罪,直接做二次开腹探察。于是决定连夜做手术。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小P姐姐想起了之前做病理检查的细节,在那家医院只是做了简单的大体检查,并没有做病理学切片检查。因此完全有可能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切除的并非是发炎的盲肠,而是肿瘤。肠道的肿瘤大部分都是恶性的,若是手术后很快就复发,小P真的是凶多吉少。那天晚上,由于我还有一个手术——一个猫咪的膈疝修补术。于是小P的手术安排在后。等我做完膈疝修补术,已经是凌晨0点了。小P的手术不好做,我心里清楚的很。因为他的肠管肯定有粘连,要是肿瘤的话,那是最糟糕的结果,因为这是二次手术,很有可能肿瘤已经扩散。
手术从凌晨开始,这样的身体的状态,只能是无条件的使用吸入麻醉。打开腹腔后,我取了点腹腔液后很快找出了触诊到的肿物,是病变的结肠,表面充血、红肿,增粗,基本上占到了整个结肠的3/4;其表面有很多白色的乳头状突起。在检查其它肠管的时候,发现在距结肠10cm和20cm处的回肠上各有1个肿物。手术方案很快就确定了:先切除全部结肠包括回盲口。小肠分段切除,约占到总长度的1/4。结肠切除后将小肠与结肠的残端作端侧吻合。切除的小肠作端端吻合。为了尽量减少转移的机会,手术快结束的时候,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了腹腔,清除腹腔内可能脱落的肿瘤细胞。手术进行了2个小时45分钟。手术结束后,我做了腹腔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有肿瘤细胞。从切除的增生物的形态上判断同样具有肿瘤的特性。因此当时我判断,小P得的就是肠道肿瘤。由于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已经有扩散趋势,因此结果不太乐观。第二天小P的肿物正式送检做病理切片。
手术后我给的医嘱是小P需要闯过两个至关重要的关口,第一是术后一周内没有并发症(很多肿瘤手术的病例在手术后一周内,因为特殊原因死亡);第二是术后一个月内没有肿瘤再生长。要是能够顺利的度过一个月,成活的希望会很高。



以免有些人看了不适,特意将图片改成黑白颜色。

随后我看到小P的姐姐在网上发了条小P祈祷的帖子,大家都很关心小P。小P的姐姐每天都记录着小P的情况。一天一天的煎熬,等待着第30天的到来。我能体会她的感受,我也非常的希望30天后小P安然无恙,等待着另外的一个奇迹发生。
30天很快就到了,触摸小P的腹腔并没有出现肿物,切片结果也出来了,是良性的肌纤维肉瘤。到此时,才算松了口气。但是在术后的3个月内,需要定期的复查,还存在着转移的风险。
小P的姐姐问我为何不写写她们家小P的事?我只是担心我说出实情让她更加的担心。小P很坚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承受了两次大手术。小P的姐姐更加坚强,前后悉心照顾小P3个多月,真的很不容易。
最后衷心祝愿小P能够彻底摆脱病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