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骨折与关节手术 |
图1.一6月龄斑点犬,患肥大性骨营养不良,因疼痛而无法站立。可见其腕关节处骨性肿大,触诊发烫,并剧痛。
一、病因
不明,多数学者认为VC缺乏是首要因素,目前有以下几种推论:
1.体内维生素C不足。一般认为VC缺乏并非摄入不足引起的,而是体内合成下降及局部对VC的利用能力降低所致。
2.过量摄入VA、VD和矿物质;
3.体内降钙素分泌过多;
4.钙磷比例不当;
5.营养过剩诱发。
犬的维生素C并非是从食物中摄取,而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因此有人推证犬对VC的合成能力及利用功能降低会导致发生肥大性骨营养不良。
Vc作用在于形成骨基质、保持毛细血管完整性。桡骨和尺骨远端是骨代谢最为活跃的部位之一,因此此处是最早发病区域。由于Vc缺乏,骨膜下的小血管脆性增加,在肌肉和韧带的牵拉下发生破裂,造成骨膜下血肿,因而局部出现肿胀,并刺激骨膜下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以后随血肿的机化和骨化,在干骺端周围出现新生骨。处于发育中的骨骼由于骨样组织和骨基质形成不足,同时也不能正常钙化,使全身骨骼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而比较严重的病变仍发生在干骺端,尽管骺板的成熟和钙化均正常,但干骺端骨小梁数量减少并发生崩解、小血管破裂引起骨内出血。
三、症状:
在X线上表现为密度降低
受侵害的骨多为桡骨、尺骨和胫骨的远端干骺部。
局部有温热、肿胀和压痛,多呈双侧对称的发作。
跛行,躺卧不愿站立、活动,严重者卧地不起。
全身发热可达40—41度。
1.依据临床症状、发病年龄、排除类症。
2.依据X线征象:
X线检查:主要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以桡尺骨远端的病变出现最早最明显。表现为骺板宽度正常,干骺端边缘密度增加,在干骺端内侧出现一条边缘不整的与骺板平行的低密度区,若再发展,则在干
骺端骨膜下逐渐出现新生骨。随着新生骨增加则会与骨干融合使骨干增粗。
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2.对症治疗:退烧、止痛(类固醇或止痛药)
3.维生素C治疗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