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肠切除术根治猫特发性巨结肠症40例(猫便秘)

(2006-10-10 16:29:54)
标签:

猫便秘

猫巨结肠症

猫结肠切除术

分类: 猫病

结肠切除术根治猫特发性巨结肠症40例(猫便秘)

姚海峰 外科博士

 

     巨结肠症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粪便蓄积和结肠扩张,持续性便秘。猫特发性巨结肠症主要是由于结肠平滑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结肠扩张和粪便蓄积。笔者采用结肠切除术成功根治了3例特发性巨结肠病例,国内尚无相关报道,属国内首创。现报道如下:

(到目前为止,此类手术已经累计施行40例。病例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一、典型病例情况介绍

病例1为一家养纯白色的中长毛猫,年龄9岁,已绝育,平时主要以干猫粮为主食;从2006年初开始出现便秘,在它院诊断为巨结肠症,随后一直采取每日开塞璐灌肠的方法进行排便,在开始的阶段效果非常理想,使用完开塞璐后马上就能顺利排出粪便;但持续使用开塞璐约一个月后,即便使用软皂液灌肠后仅能排出少量粪水,结肠内大量的硬粪球始终坚硬如石,不能软化。在随后的时间内,灌肠基本无任何作用。猫咪在这期间出现了流涎、呕吐、精神沉郁、拒食、体重下降,并在家频频嗷叫。随即主人带来就诊。在做了全面身体检查后,决定施行结肠切除术。

病例2 为一家养黑白花中长毛猫,年龄8岁,已绝育,平时主要以干猫粮和猫罐头为主食。此病例便秘病程比较长,完全不能自主排出粪便时间长达半年左右。体重也从发病前的 10kg下降至8kg在发病两个多月的时候,主人带它到附近一动物医院就诊,由于粪便比较多,为减少痛苦,用846合剂肌内注射全麻后进行灌肠。由于种种原因,麻醉后出现了严重的全身衰竭状态,后在本院进行抢救,得以存活。在随后的时间内,主要靠灌肠和使用器械挖出直肠内的部分粪便,每次取出少量粪便后,能精神1天左右,吃少量的食物。随后第二天就出现流涎症状,并表现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由于主人已经害怕给猫咪再次麻醉,因此这种状态又维持了将近3个月。手术前此猫的状态非常差,通过灌肠或是器械取粪便已经很难起到作用。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决定施行结肠切除术。

病例3为一家养狸猫串,中长毛,4岁,已绝育,平时主要以干猫粮为主食。便秘初期,经开塞璐灌肠能顺利排出粪便,在发病4个月后,灌肠后排便越来越困难。但是经过一番周折勉强能排出部分粪便。2个月后,到我院就诊,建议施行结肠切除术。3个月后在我院成功施行了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以及X线片得到确诊。突然出现排便困难,频繁努则,初期使用开塞璐后或软皂灌肠后,排便顺畅,随着病情发展,开塞璐失去作用。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持续性便秘、流涎、呕吐、食欲时好时坏、体重持续下降。腹部触诊见结肠充满粗大的长条状硬粪。X线片可见高密度粪便充满整个结肠,从回盲口至骨盆腔入口处结肠扩张,骨盆腔入口处的高密度粪便直径大于骨盆腔入口直径;骨骼未见异常(见图1)。

结肠切除术根治猫特发性巨结肠症40例(猫便秘)

1 :上图为病例3腹背位X线片,可见高密度粪便充满整个结肠,从回盲口至骨盆腔入口处结肠扩张。

三、麻醉、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

1.麻醉:以上3例手术均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及全紧闭式吸入麻醉维持。

2.手术方法:常规腹正中线开腹,切口起于脐孔止于耻骨联合。将巨结肠牵拉至腹腔外,使用隔离巾将结肠与腹腔切口隔离。将粪便向结肠中段推移,在预定切除肠管处使用肠钳钳夹。按图1位置双重结扎结肠动静脉C点及D点。选择结肠切除位置时,在回盲口后如图2所示以45度角度剪断结肠前端,结扎出血点;随后在骨盆腔入口前以垂直结肠方向切断结肠。游离结肠,并去除。回盲口段结肠与骨盆腔处结肠做端端吻合术。

3.术后护理:术后前3天,每日直肠内灌注2万单位庆大霉素。术后1Baytril 0.1ml/kgbw,SC;术后补液最少3天,第4天开始饲喂少量流食和营养膏,第5天时饲喂少量罐头食品,术后第10天饲喂正常干猫粮。

四、结果

大部分病例均在术后第3、4天时从肛门排出黄色液状物,半透明,带有少量黑色的肠粘膜,大部分粘在肛门附近的毛发上。第5天时即无液体排出。术后一周一天排便7~8次,排便时均未出现粪便粘在肛门附近毛发上的现象。大部分病例在手术后15天左右大便恢复至半干状态,极少数病例持续腹泻约20天。但基本上所有病例在30天的时候,大便基本恢复正常。

五、讨论

 

    猫特发性巨结肠症,在国内小动物临床上是常见的病例。就诊时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顽固性便秘。以往在治疗此类病例时,采取灌肠或是结肠切开术来取出粪便。灌肠在便秘初期是非常见效的,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灌肠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原因是粪便在结肠内聚积时间长后,水份被结肠吸收,粪便变得非常坚硬和结实,并且骨盆腔入口处的粪便直径往往比骨盆腔本身还要大,在使用开塞璐或是软皂灌肠时,水份根本不能进入结肠内和粪球内使粪便软化,因此灌肠往往以失败告终。也有些医生使用肠钳或是其它器械进入直肠,试图将硬粪夹碎后取出,这种方法偶尔能见效,但是对于个体较小的猫,肛门口径比较狭小,往往难以操作。并且一般的保守疗法均不施行麻醉,因此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并很容易使肠粘膜受伤而出血。结肠切开术取粪球,在前些年被很多外科医生采用,这是对于保守疗法治疗无效时所作的无奈抉择。但是这种手术方法只能解一时之急,在术后1~2月时,便秘再次形成,保守疗法仍然收效甚微。

     笔者在2006年初,大胆为一只瘰患特发性巨结肠症的猫施行了结肠切除术,在术后的3个多月病例跟踪调查中,结果满意。随后又连续施行另外2例手术,手术结果均非常满意。在手术初期,最担心术后出现大便失禁、腹泻、术后营养不良、肠道缺血性坏死、脱水等并发症。之后在4年的时间中笔者共为40例患有巨结肠症的猫施行此项手术,均未出现大便失禁、腹泻、术后营养不良、肠道缺血性坏死、脱水等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结肠扩张最严重的是靠近骨盆腔入口处的结肠,而紧接盲肠后端的结肠仅轻度扩张,由于两断端肠管口径差1倍左右,因此给手术操作带来了困难。笔者是采取将盲肠后结肠呈45度角度剪除,这样既能扩大管腔,又能保证肠管的血液供应。骨盆腔前的结肠血液供应在切除结肠后主要靠直肠动脉的分支来供应,判断血液供应是否良好,笔者主要依据松脱肠钳后观察,肠管端面是否有出血。由于回盲韧带的存在,盲肠的游离性比较差,很难将盲肠向骨盆腔处牵拉,特别是肥胖的动物,在施行此手术时,变得异常困难,就算勉强将两断端端端吻合,肠管的张力也异常大。笔者是采用适当分离回盲韧带来解决此问题的,在分离时,回盲韧带内有多条动脉伴行,主要分布到盲肠及后段回肠,稍有不注意即可发生动脉撕裂,止血时比较困难。在手术过程中,实际上仍然保留了约1/10的结肠,因此术式只能称为部分结肠切除术。

    术后粪便的性状与饲喂的食物关系不大。在术后3~4天,从肛门排出黄色液状的稀便,从性状上来说是小肠的消化液,笔者认为在术后初期,肠道功能没有得到恢复,随着肠管的蠕动,小肠液不能被残余的结肠所吸收,导致了消化液排出体外;随后的几天,肠管功能得到恢复后,这种现象随即消失。随后在饲喂流食和半流食以及干猫粮后,粪便性状改变不大,但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天约3~4次。

    术后大多数病例食欲均旺盛,饮水量基本无变化,体重均较手术前增加,这说明结肠切除术后对于近期内营养和水份的吸收影响不明显。但也有个别案例,在手术后1周之内没有食欲,经检查,主要是术前因便秘问题导致长时间不进食而继发脂肪肝所致。

 

六、小结

 

部分结肠切除术治疗猫特发性巨结肠症,疗效确实,术后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对猫特发性巨结肠症在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起到了根治作用。

到目前为止,手术最长者时间的超过5年,未见明显异常及并发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