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1、
200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平民K歌”节目的来势汹汹。其中名声最大的当属浙江卫视推出的“综艺三剑客”《我爱记歌词》、《我是大评委》、《爱唱才会赢》,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和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山西卫视的《越唱越红》、广东卫视的《今夜唱不停》、山东卫视的《先声夺人》、江西电视台的《歌词向前冲》、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等节目也有一定影响力。十几档形态相似的节目同时上马虽有跟风之嫌,却也制造了全国人民齐唱歌的热闹景观,并且形成了各大卫视在黄金时段的又一战场。
这类被冠以“平民K歌”之名的唱歌游戏节目其实可以分为歌词竞赛和演唱比拼两大体系。前者借鉴欧美流行的《唱歌小蜜蜂》(Singing Bee)和《别忘词》(Don’t Forget Lyrics)等节目的核心元素,参赛者无论演唱水平高下,只要能够准确地接续歌词就算过关,《我爱记歌词》是其中最成功的代表。而《谁敢来唱歌》则直接购买了英国同名节目(Who Dares Sings)的模式版权以及原节目中的演唱测试仪SAM,考核参赛选手与原歌主唱的吻合度,《挑战麦克风》基本上采取了同样的模式。
“平民K歌”节目的参与者几乎都是未经选拔的普通民众,而演唱形式又大体类似于人们早已熟悉的卡拉OK,门坎很低。这类节目更注重平民参与的狂欢色彩,而将重奖、严苛规则等传统的竞赛元素极度弱化,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甚至完全没有比赛的感觉,歌曲的前奏响起之后,现场最先正确演唱的观众就可以拥有麦克风,唱不下去便转交他人。在演唱内容上此类节目迎合了观众的怀旧心理,多以普通人耳熟成详的流行歌曲为主,调动了电视屏幕前观众的参与热情和评判欲望。
当今世界的电视潮流中,游戏节目充满悬念的叙事性与综艺节目欢乐恣肆的狂欢性相结合是一种普遍趋势。我国电视自去年末以来出现的“K歌”节目广泛流行正是这种趋势的本土化体现。值得忧虑的是,目前各地同类节目似乎只看到了大众唱歌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资源,却并没有掌握这种趋势中叙事性与狂欢性相结合的实质,因而相互抄袭,样式雷同,把一个好的节目形态迅速做滥做烂的历史故事可能很快又会重演。目前来看,浙江卫视先入为主的优势仍然保持,但观众已经开始表现出审美疲劳;而其他那些模仿者的模仿者,则形势不容乐观,恐怕来年又需要新的模仿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