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一点宽容

(2008-10-11 16:23:24)
标签:

杂谈

按:近来多见网上喧嚣,找了一篇旧作,算是一种态度吧。

  他把这部书叫作《宽容》,他希望自己写的是一部“宽容史”,但在实际上,这部著作却成了一部关于人类不宽容的历史。这当然不止是作者个人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半个多世纪前,当荷兰出生的美国作家当荷兰出生的美国作家房龙(Hendrik van Loon)动手撰写这部通俗历史学作品的时候,很有些悲天悯人的冲动。他发现,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有过太多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其原因不过是一部分人要禁止另一部分人在头脑中有些不同的想法。如果人们多一点宽容,那些暴行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

  但历史偏偏就是这样。于是,我们看到了:公元一世纪,怒不可遏的罗马平民们用暴虐的私刑大批杀戮基督徒;公元十三世纪,取得统治地位的罗马天主教廷派十字军扫荡“异端”思想流行的普罗旺斯地区,把那里的男女老少绞死、烧死、斩首或是大卸八块;公元十六世纪,自称掌握了《圣经》真髓的再洗礼派教徒不堪迫害,在德国的蒙斯特城建立了自己的铁血统治,砍下了所有不愿接受再洗礼的人的头颅;几个月之后,主教大人的军队重新拿下蒙斯特城,又把再洗礼派的教徒全部都斩尽杀绝。同那类集体大屠杀相比,对个别人的迫害或许没有那么惨烈,但更叫人恶心。在中世纪宗教审判所阴暗的刑讯室里,无数与世无争的平民仅仅由于多了一句嘴或是被认为有“邪恶”的想法,就被折磨得肢残骨断,而后在火刑柱上烧死了事。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个地方法院(而不是宗教法庭),还因为“不在圣饼前下跪,不脱帽”和“对渎神的书(一本《哲学辞典》)有赞许的表示”的罪名,而判处一个男孩子“用烧红的铁块撕下他的舌头,砍下他的右手,用温火慢慢烤死。”

  房龙认为,导致不宽容的有三个原因,一是懒惰,二是无知,三是为了自私自利。懒惰者把传统的和即成的看作天经地义,见不得新思想和新事物,这是芸芸众生的不宽容;无知者自以为是,把自己的一孔之见当成了宇宙间的绝对真理,这是伪社会精英的不宽容;自私自利者生怕异端们大兴起来,会抢了自己的权力、自己的财富和自己的荣耀,这是权势者的不宽容。当三种不宽容纠缠在一起--它们总是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不宽容好象注定要成为人类的一种本性了。所以我们能够惊奇地看到,那些本来深受不宽容之害的人也没有表现出多一点宽容。

  在宗教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教教派,受尽了天主教会的迫害。但当新教领袖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起他的新教王国之后,他也为城市设治了本教派的宗教法庭,监视市民的私下言论,严厉惩戒那些被怀疑有异端倾向的人。对这种情况,房龙不无讽剌地指出:“在中世纪,有一座包罗万象的精神和智力的监狱。新教徒的造反摧毁了旧的建筑,并用现成的材料建立起自己的监狱。1517年以后,出现了两座地牢,一座专为天主教徒,另一座是为新教徒。”

  如果有一个人甚至怀疑起基督教的基本理论来,那么两座地牢是同时向他开放的。西班牙人塞维图斯在精心研究过《圣经》之后,对天主教和新教都奉为圭臬的“三位一体”教义产生了疑问。他遭到了天主教世界的通缉,在逃亡途经瑞士的时候,又被日内瓦的新教政权逮捕。新教的宗教法庭审讯了两个多月,最后判处塞维图斯死刑,这同天主教的宗教法庭的缺席判决是一致的。势不两立的天主教两大集团,在绝不宽容“异教徒”,也就是一切本宗派以外的分子这一点上,取得了完美的共识。

  那么,人类还有可能得到更多一些宽容吗?房龙算不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的回答还是肯定的。社会总是在进步,对不宽容的反抗,即使本身没有宽容的动机,却也能为人类带来多一点宽容。新教徒们在破坏了天主教牢狱的一角之后,本想为自己建立一处牢固的反对派禁地,但他们却缺乏进行迫害和镇压的经验。于是大批桀骜不驯的囚徒造了反,旧秩序最后终于被冲击垮了。这大概正是我们一度常说的,是不破不立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入学30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