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真人秀节目的再认识
(2008-08-19 19:36:47)
标签:
文化 |
前几天,为了避运,到内蒙的满洲里参加了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的年会,这是我在会上的发言提纲.会后还在附近玩了玩,过两天再发几张照片看看
在电视发展的历史上,一种全新类型的产生是很少有的现象。而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新类型一旦产生,就可能对各种电视节目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真人秀正是这样一种影响力和派生力极强的节目样式,除了娱乐性游戏节目之外,综艺类节目、科教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甚至电视剧,都出现了真人秀化的倾向。
真人秀之所以能够体现出这样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电视节目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概念。我们过去说电视节目可以分成虚构性节目和非虚构性两大类,两者边界非常清晰。但真人秀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两分法的界限,它既是虚构的,因为所有事件都是发生在一个由电视制作者人为制作的情境中;但它又是纪实的,因为这类节目对于人造情境下参与者进行不加改造的真实记录。这种将虚构与纪实结合在一起的做法,既强化了各类节目的戏剧性,强化了叙事强度,又加强了节目对于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弥补了传统节目样式中顾此失彼的不足。
真人秀还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一般而言,电视的叙事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电影中借用来的历史叙事,用过去时态讲述已经过生(包括虚构性)的故事;另一种是电视自己的方式,是以即时传真的方式进行的当下叙事,讲述正在发性的故事。真人秀节目也打破了这方面的边界,它把历史的和当下的叙事有机组合在一起,让观众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真人秀还独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叙事方式,我把它叫作“现场追述”,在节目中引进了将来时态的概念,成为现代真人秀标志性的表现手段。
我最新正在写一篇关于“现场追述”的文章,虽然一拖再拖,估计不久将会完成刊出,期望同大家一起探讨。
由于我们电视事业的不断开放,真人秀这种类型创新在最短时间内就被我们重视并加以借鉴,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形态上来看,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大体还局限在游戏竞争和才艺选秀两大类,造成形态雷同,互相撞车。再加上一些节目没有针对我国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很好的本土化改造,甚至粗制滥造,庸俗乏味,一度形成谈真人秀而变色的不正常现象。其实这是我们对于真人秀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造成的。如果能够从节目理念、叙事方式和类型延伸的角度全面理解真人秀,我们可以从这种在全世界风行的新类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不但可以直接借鉴套用一些可以应用的样式(这需要我们认真观摹研究国外的新节目),更可以把这些理念和手段得用到我们的各式节目当中。
从去年11月以来,我每月两次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央视研究处组织的国外节目观摹沙龙,讲解西方一些新节目,其中大约一半的节目都属于真人秀节目或是有真人秀元素的节目,据我所知,其中一些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的同仁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学习借鉴国外真人秀节目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一些传统节目,包括二套的专题性节目、三套的综艺性节目,甚至传统惯性极其强大的央视春节晚会,都在准备运用一些真人秀的概念和手法。事实上,我们的电视文艺节目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深厚的创作经验,但在节目样式上却显得较为单调,很少新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鉴国外真人秀的新理念、新方法,实在是电视文艺节目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在这里对以上观点进行更详细的表述,希望能在其他场合同各位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