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11从塞卡古托寺开启山南一措再措之旅

夜晚的色乡,非常的安静,这一夜是此次入藏,睡的香的一夜,一直到清晨,在军号声中醒来,这里因离不丹、印度很近,所以当地有不少住军。夜里不知道何时,下了场小雨,天有些阴冷。匆匆在路边吃过早晚,喝了碗奶茶,顿感温暖。
住在离赛卡古托寺很近的民宅,转眼就到。

赛卡古托寺位于洛扎县城以南50公里处的色乡。赛卡古托寺由西藏著名佛学大成就者米拉日巴大师创建的,在藏南地区拥有特殊的地位。该寺的主体建筑为城堡式碉楼,高9层,主体为7层,“塞卡古托”,意为“九层公子塔”。相传,当年米拉日巴受玛尔巴译师的指点,为了消除前半世所造之孽,于公元1077-1083年间,孤身一人,历时6年方才建成塞卡古托和噶哇久尼殿,意为“十二柱殿”,玛尔巴译师亲自为其开光加持。
寺院座西向东,平面呈方形,东西长百余米,南北宽50余米,外有围墙及经桶环绕。初建时,寺内仅有九层方形碉楼与主殿噶哇久尼佛殿。12世纪时,寺院得到了维修,16世纪,续建了大经堂、僧舍及围墙,并给碉楼加盖了金顶。寺内保存有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事迹及人物壁画,以及西藏门当画派的早期壁画和吐蕃写经。寺内建筑及文物都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闻名遐迩的则是寺内正的九层佛塔,是一座高达30余米的碉楼,楼顶用金顶。只见晨雾中的佛塔巍然屹立,用经幡做成的“香波”围绕着塔顶,在风中呼呼作响。
来到塔下,有不少人找了各种借口望而却步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敢于在塔顶转上一圈,除了满足祈福的心愿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克服内心胆怯及恐高的心理。
走进佛塔,沿着狭窄的木质楼梯,一层又一层的登上九层塔,除一层二层外,每一层正厅建有一座佛堂,供奉着佛像,四周则是壁画,在在佛堂的一则,需低头才能穿过矮小门洞进入的仅容三、四个人的狭小空间,当年米拉日巴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长期修法打坐。

赛卡古托寺正殿和九层佛塔里保存着大量珍贵壁画,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藏四大画派之一的勉唐派的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的真迹,以及第二世巴沃仁波切的作品,昏暗的灯光洒在壁画上,让人不由赞叹这些壁画的精美,感叹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感慨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登上九层公子塔顶,顶层离地面约有30米高,重于看见了塔顶外所建的那条供人转经祈福的悬空小栈道,外檐有30公分宽的平阶,四周没有护栏,出塔的小门旁边有一个藏文解释牌,大致的意思是转一圈可以洗涤自己所有的孽缘;转两圈可以消除父母所有的罪孽,祈求父母健康幸福;转三圈来生不会堕入地狱,在转经时,若触碰到塔顶的佛像,将无任何功德。在此温馨提示:在塔顶转经非常危险,大家最好不要冒险尝试。
寺里安排了专门的僧人负责进出安全,每三人一组出入,顺时针旋转,他会为每一位敢于跨出小门转塔的人加持祈祷。有些人即使上到九层,把头伸出塔外,仍然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而缩了回来,一旁的师傅会笑着说,很多没有恐高症的人也会感到害怕,不要勉强自己,一切随心愿。
我们的整个队伍只上来了一半人,说实话,心里一直有些胆怯,平时就不愿意往高层落地窗前站立,一直等到所有登塔的人都出去了,我才站到了小门的旁边,师傅和蔼的笑了笑,拍拍我的后背,说了句扎西德勒,算是祈福也算是鼓励吧,终于迈出了腿,站在了佛塔顶外檐上,好在可以抓住头顶四周经幡下的一圈钢筋,握着钢筋,踩在没有护栏的30米高的塔身外檐,这时才看见,塔顶的外墙上还有一圈雕刻精美的金佛像,几乎与人的眼睛一个高度,冲着你面带笑容。
此时,已经无路可退了,出塔门的每个人都紧紧握着钢筋,慢慢换手,缓缓挪步,绕塔而行,耳旁只有随风飘动的经幡发出的声响,眼前是一排精美的佛像,转到一半,忽然,身后一个声音传来,杜哥,我转了三圈了,魂飞魄散,定眼一看,是朝鲜族队员小金,哎呦,你还叫哥,吓了哥一跳,呵呵,这时我才敢扭头向四周张望,远处山腰白云缭绕,雄曲沿山边流淌而过,整个色乡尽收眼底,安全回到塔内,再次看见僧人那双慈祥的笑眼,突然对着小金说了句戏词: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从九层佛塔下来,算是功德圆满,也算是为即将开始的山南一措再措之旅举行了仪式,在藏区,但凡重要的事开始前,都会有一个仪式感很强的活动。

说到山南的湖,在藏区是出了名的,除了前些天已经去过的财神湖思金拉措、神湖天姆的颅骨拉姆拉措、拿日雍措,接下来的魂湖珠措白马林措、神湖普莫雍措,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在西藏更是家喻户晓。
离开赛卡古托寺,沿河谷上行,经过处迂村海拔4160米,开始白玛琳措徒步之旅。据传说,白玛林措是莲花生大师四大魂湖之一,隐匿在措玉村白马林沟的尽头。从色乡开车到措玉村大概1个小时,再从措玉村开车20分钟到一个平地停车,要想看见魂湖白马林措,必须从这里攀登到白马林冈日山口。
吸取攀登曲杰科山上拉姆拉措观湖垭口步伐太快的教训,这次做足了准备。河滩边有些买羊奶的藏民,告诉我们喝鲜羊奶上山有力,且不易高反,非常相信藏民的话,三元一大碗也不贵,就当扶贫,来了两大碗,里面加了青稞,非常香纯。背上简单的路餐、水、葡萄糖、巧克力、相机和登山杖等物品,巴敦带领大家朝着神湖和雪山的方向,喂桑祭拜后,开始了徒步攀登,我的任务是携带一部对讲机,在队伍的最后收尾。
上山前是一段山上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河谷,布满了石头,且湿滑,沿着河谷向上行走,要非常的小心,穿过伏潜在石堆下的清流,推开一扇有些变形的铁网门,便开始上山坡,一段崎岖的石头路,极易崴脚,因为坡度逐渐加大,脚下没跟,加上负重很容易站立不稳而失去平衡滑倒。一路向上,经过近一个小时,登上一段稍微平缓的路段,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开满了紫色和白色的杜鹃,珠措露出她的一角,一直伴随着不断上升的视线里,山景也变得好看起来,天空中的云在渐渐散开,阳光时隐时显。

随着海拔的升高,徒步的队伍拉开了距离,很多人呼吸变得困难,开始喘的很厉害,走几步就要停下来调整呼吸,有些自称平衡能力不好的队员,看见前面上山的路变成了之字型的羊肠小路,开始放弃下撤了。今天,也许是藏民的羊奶帮了我大忙,状态很好,我控制着行进的节奏,每走7步便听下来呼吸,等呼吸平稳后,接着走,反正又不急。同时,拉着一同来的队友小龙兄不掉队,鼓励他登上去,他今天登到一半就一直嚷嚷着要下撤,他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爬着,看来很艰难,此时雪山上空还是被云层挡住,无法一窥山南最高峰库拉岗日雪山英姿,而巴敦的前队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只有靠对讲机保持着联系。
因为徒步的起点海拔就是4190米,珠措白马林措的湖面海拔大约是4500多米,当海拔上升到4700米后,上到那段之字型的路时,是非常难登的一段,羊肠小道,而且碎石遍布,脚很难用力,各种踩不稳,必须紧贴着山的内侧走,否则一不下心失去平衡,就会滚下山去......虽然整个徒步路线不算长,还是用时2个多小时,中午13点,终于爬到白马林冈日观湖山口海拔5100米,累得够呛,一路艰辛不提,只是收获很多,而且绝对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感觉。

站在山坡上的那一刻,白玛林措好像一个心形,像个少女怀着一颗清澈湛蓝的心,静静的躺在雪山脚下,映入眼帘,面对一湖碧蓝的好似失真的水,和环抱其上的雪峰及倒影,人完全融入了这极致的风景里,呆在那里,连惊叹都已经忘记了,魂湖美到让人心颤,真的开始为那些下撤的人感到些许的遗憾。
天公作美,一直有些阴沉的天空,忽然放晴了片刻,珠措白玛林措的湖水随着阳光和周围山体倒影的变化,呈现蓝、绿、白三色,南边山南的最高峰海拔7538米的库拉岗日和它海拔7418米的卫峰,以及海拔7221米卡热疆I峰7221米、海拔7216米卡热疆II峰,金字塔状直插云天的雪峰,露出了云端,好像就长在你的头顶,能如此近距离的仰望这座高耸云端的雪峰,真的是运气,而倒影在白玛林措湖中6000多米的雪山过拉卡日以及康布岗日,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蔚为大观,雪山环抱着静谧的白马林措,我们被它们所惊艳,
静静地坐在山顶,享受着这两者给我们带来的巨大视觉冲击,耳边还能听到从雪山传来巨大的雪崩声响。
在山顶路餐,呆了快一个小时,起风了,库拉岗日又潜入云中,在白云里隐隐约约,湖水也起了微澜,山影在湖水中模糊起来,透着旷古秘境的神韵。

高原上一起风,天就会变得异常的冷,风似乎会把你身上的热量一下子就带走,收拾行装,打扫垃圾,迅速下山。下山的路虽然省力,但更要小心,腿软时,你会深刻领悟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
和巴敦一路捡拾着路上被一些登山者丢弃的各种饮料瓶、空氧气罐等废物,感叹一些游人不应眼睛上天堂了,却忘了保护西藏这一方净土。
原路返回,很快下到山底,离开处迂村,再次回望,仿佛那片蓝色静谧的地方,又在眼前梦境般出现了,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个人烟罕至的绝美胜地。
赶往洛扎县城洛扎镇的道路,虽然还属简易的柏油道路,但从这里开始变得好走了起来,只是塌方和落石还会经常出现,黄昏时分到了洛扎县城,洛扎镇的海拔只有3800米,人口不过5千人,小镇的街道干净整齐,充满藏族色彩,入住中粮宾馆,洛扎唯一座三星级的酒店。晚上阿龙又自掏腰包,给大家买酒下菜,洛扎,这座地处喜马拉雅南麓的山南边境县,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与不丹王国接壤,境内山脉连绵,雪峰高耸,峡谷深切,寺庙悠远,湖泊静谧的地方,成了席间说不完的话题,也注定成为大家西藏行中难忘的一段旅途。

由于洛扎镇海拔较低,夜里呼吸变得正常,半夜没有在憋醒。为赶在日出前,赶到普莫雍措,第二天早晨不到5点就起床,匆匆吃了碗泡面,便正装出发, 转眼到西藏已近半月,山南行也到了最后一天。
虽已是5月下旬,但山南的清晨依旧寒冷,穿上抓绒衫,防风外套,里面加了个羽绒背心,一出门倒吸一口凉气,立刻感觉胃里有冷有胀。清晨5点多,还是满天繁星,只有我们一行人出洛扎镇检查站,排队检查时,这才想起在高原上尽量不吃方便面的经验,这下可能要坏了,此刻,方便面估计在胃里开始膨胀,加上出门吸入冷气,胃开始有一点顶的难受。
出县城不久,道路便开始一路盘旋上升,上扬倾角达到四十度,为赶上日出,一路疾驶,行驶到4900米时,实在是忍不住了,在山边凛冽的寒风中,把胃倒了个干干净净,感觉舒服了很多,也许是上神湖前,一次考验吧,同行的队友一边开玩笑,一边安慰着我受伤的胃。
在山南的每一个早晨,我们都一直在追赶阳光,终于在启明星还在闪亮的时刻,翻越海拔5363米的蒙达拉山口,抵达世界上最高的“天湖”,海拔5010米的普姆雍措。东方的第一缕曙光还未出现,爬上湖边,世上最高的村庄,海拔5070米的推村旁的一座山坡,普姆雍措身后的库拉岗日,以及卡热疆(未登峰)、岗嘎尔本森(全球最高的未登峰),在一片云海之中若隐若现,寒风刺骨,支好相机,四肢冻的阵阵发抖,依然静静的等待着梦中曾多次出现过的普莫雍措日出,真不知是那里来的毅力,也许这就是因为有爱的力量吧。

普姆雍措,藏语意为“飞翔的蓝宝石”,是西藏最美的湖泊之一,在纪录片《第三极》中曾多次出境,距离拉萨210公里,位于山南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面积295平方公里,海拔5010米,是世界最高的一个大型淡水湖,水源来自南面库拉岗日雪山的溶雪,出水向东流经一条短河进入羊卓雍措。
另外,“普姆”在藏语中,还有小姑娘的意思,“雍措”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与她朝夕相伴的是山南的最高峰,海拔7538米的神山库拉岗日,库拉岗日与东方神山沃德贡杰、卫藏神山雅拉香布、北方羌唐神山念青唐古拉并列为西藏传统四大神山,整个库拉岗日雪山由三座7000米的巍峨高峰组成,就在湖的南面。
尽管已经转过西藏的三大圣湖,感觉自己对纯美的湖水已经见惯不惊,但是,站在堆村旁的山坡上,如海洋般湛蓝深邃的普姆雍措奔来眼底,当第一眼认真的端详普姆雍措时,依然为之怦然心动,那华美的蓝色,像纯洁少女的双眸,明亮、透彻、纯净。据说普莫雍措曾被莲花生大师所加持,从而使她有了神圣的气场。
从镜头中把景物拉近,上面是冰雪的世界,下面湖面如镜,雪山与湖泊交融在一起,在水面形成清晰的倒影,他们遥遥相望,令人联想到这是一对厮守相爱已久的情人。
不论是纳木措,还是玛旁雍措,在西藏的每一座神山和神湖,几乎都有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普姆雍措当然也不能例外。传说,曾经有仙女在此等待对她有恩的放牧人,仙女终于等到牧人,过着恩爱的生活之后,有一天牧人到山上放牧,突然天降大雪,牧人冻死在山上,仙女很伤心,每天守着牧人的尸体长哭不起,最终仙女的泪水汇成了“普姆雍措”,而牧人化成了库拉冈日山,两人也从此长相依。
普姆雍措,有着曼妙的湖岸身段,深藏在大山中,山高路远,所以很多游人来到西藏,一定会去的是纳木措、羊卓雍措,而往往忽略了普姆雍措,只有深度旅行者,才会爬山涉水来到她的身边。没有了其他景点里人流拥挤的场面,到是我们更愿意的,这使得普莫雍措宛若深闺少女,尚待出嫁,正如她还有着“女儿湖”之称的名号,因为人迹罕至,未被侵染,普姆雍措保持了最原始的姿态,迎风而立,除了我们一行人,在没有他人,那一刻,仿佛整个普姆雍措仿佛都属于我们几个人,除了浪涛的声音,别无其它。
东方在一点点的泛白,吉祥的白云也在蔚蓝中慢慢苏醒,向我们飘动过来,霎那之间,那一抹在心中已仰望了许久的色彩,天赐般的出现在库拉岗日山巅,我们忘记了寒冷,兴奋的几乎像几个疯子一样呼喊着,那些躲在车上避寒的队员,也被我们的呼喊和天边的金山打动,爬山了山坡,望着普姆雍措和周围的草原、山峦、白云、雪峰、高高的推村相映成趣,沉醉其中,无法言语,西藏最自然、本真的美,有时真的会让人失语,那一刻,你什么都不想说,冻僵的手不停地按动快门,只想把眼前的一切镌刻在心底。
旭日东升,海拔5070米的推村也变得生机盎然了,村落里升起了炊烟,牧歌唤醒了沉睡的高原,此时才看清推村的面貌。推村的“推”在汉语里是“连接、连通”的意思,可是,在2005年一支中日联合登山队意外经过那里之前,几乎再没有外人到达过这里。至今的大多数人,翻越岗巴拉山到羊湖后,便折返回拉萨或着下山向右,继续前往日客则和珠峰,却不知,再往左前车行4个多小时,便会抵达天堂的入口——背靠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麓,高高的无以伦比的,如伊甸园般的普姆雍措和推村,虽然这里的藏民至今仍然处于近乎原始的自给自足状态,但是,雪山、蓝天、白云、草甸、湖泊、牦牛、寺庙、经幡,在这里聚齐了天堂的一切要素。
在推村边吃完路餐,一路上已经成为兄弟姐妹的队员们,跑到湖边摆着各种姿势,合影留念,依依不舍的离开鲜为人知,风光极美的普姆雍措和推村,沿着湖边公路前行,翻越海拔5036米的波拉山,到达打隆镇,羊湖出现在眼前,原来普姆雍措与圣湖羊卓雍措只有一山之隔。

羊卓雍措,与纳木错、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是西藏第六大湖,距离拉萨大约150公里,湖光山色美轮美奂,每一个抵达西藏的旅行者,都不会错过羊湖,我曾两次翻越岗巴拉山,站在5030米山顶,在祥云的衬托下,领略过她的风华绝伦和非凡气度,但是,这只不过是触碰到了羊湖的冰山一角,因为你只看见了她不到十分之一的美丽,而此次深入羊湖腹地,从打隆镇——多却乡——伦布雪乡——东拉乡——章达乡——日多寺的环湖深度体验,则从不同的视角近距离的看见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在藏语中,“羊”意为“上面”,“卓”意为“牧场”,“雍”是“碧玉”之意,“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因此,连起来就是“上部牧场的碧玉湖”,这只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其实,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站在岗巴拉山口,无论你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它的全貌。
羊湖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平均深40米。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而且,羊卓雍措生态环境优良,可以直接饮用。

传说,羊卓雍措的湖水是7000万年前特提斯古海的海水,绿度母在这里安家,讨厌海水里的浮渣腥臊,于是跳进水里,搅动着绿色的长裙,6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从此变成了盈盈绿色,使得羊湖在粗犷博大、坚毅雄伟的巍峨群山中,一眼望不到边,显得格外幽蓝和深邃。
深入羊湖复地才发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羊湖不是一个湖,有些地方像是一条流淌的河,又在某些地方连成片,的确,在百万年前羊湖原本为河流,随着地球第三极的隆起,冰川泥石流阻塞了河道,形成了今天这样湖泊分叉众多,湖岸曲折蜿蜒的羊湖,与绝大多数游人站在岗巴拉山垭口,看见如同一条长长的耳形蓝色飘带的湖泊形状差别巨大,而正是这种支离破碎,让它更别具特色。
与传统的羊湖一日游相比,也只有深入到羊湖腹地,你才能看到完全不同的羊湖,才能领会圣湖为何称为圣湖。

沿着环湖道路行驶特别的享受,湖边水草丰美,祥云飘过,成群的牛羊,奔跑的野马,三五成群的羚羊,偶尔飞过的雄鹰,构成了一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卷......离开大路来到东拉乡一处半岛上,上岛的路也只有巴敦、刁师傅,他们这些常年待在西藏的人知道,极其难走,在这里看见的羊湖于岗巴拉山顶看见的截然不同,有点像“千岛湖”,据说空母措,沉措,巴久措原本和羊卓雍措为一体,如今由于水位下降,被无数小岛分隔开来,但她们如同姐妹,依旧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一眼看不到边的圣湖。
阳光照射下,湖水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和绿色,站在湖边如梦如幻,小金、杨孖、亚新、小龙、考拉森林等所有的队员,都显得异常的兴奋,载歌载舞,置身于羊卓雍措的怀抱中,尽情的欣赏着她的美丽,为之怦然心动,我独自走到岛的最高处,打开手机播放起最喜欢听得玛吉阿米,随着动听的歌声,360度旋转录下羊卓雍措的倩影。
站在岛的中央,可以望见圣湖南边高耸的库日岗拉的山尖直插云天,以及西边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屹立着延绵360多千米,把雅鲁藏布江和羊卓雍湖隔开的拉轨岗日山脉的主峰——海拔7206米的乃欣康桑雪山,传说那里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藏族人把它的主峰叫做“宁金抗沙”,意思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它山体雄伟,顶部终年积雪,发育了卡若拉等多条冰川。

在章达乡藏民家中,端起牦牛肉加鸡蛋炒饭,简单路餐,继续前往位于羊湖边一处小半岛上的日多寺,在日多寺欣赏和拍摄羊湖角度极佳,寺院的一位年轻的僧人热情的接待了大家。寺院的四周有多处浅滩,传说莲花生大师所留的足印圣迹,会随着湖水的涨落时隐时现。在这里修行的僧人,天天守望着羊湖,心中一定湛蓝静谧的湖水,
大家都进寺朝拜,我则一个人来到湖边,坐在一条废弃的古船上,望着蓝天白云下静谧的湖水,在正午的阳光下,像一池琉璃,晶莹、剔透,闪烁着细碎迷离的银光,洁白的浪花在湖面连绵起伏,追逐至岸边,玉碎珠落,那一刻,泛着幽幽蓝光的羊卓雍措倒影着群山,显得那么婀婀多姿,万种风情,变幻莫测,清透无尘,那一刻,时光仿佛已经凝固,天地、群山、流云,像梦境般展示在眼前,经过上万年漫长的岁月,羊卓雍措美丽的容颜似乎从未改变,等待着每一位为她而来的人,那一刻,耳边响起藏族民歌:“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飞鸟从水面上掠过飞向远方的乃欣康桑雪山。
不知不觉,山南之行便接近了尾声,没有选择传统的路线,翻越岗巴拉山返回拉萨,而是走了一条没有游人的道路,翻越一座不知名的高山,后来才从山南电力的朋友洛桑那里得知,这座山是5100米的卡若卡拉山(加若卡拉),然后经曲德寺岔路口上307省道,返回拉萨。
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到卡若卡拉山顶,站在山顶再一次俯瞰羊湖,一池碧波赫然在目,告别山南,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美丽的羊卓雍措,我心中的“玛吉阿米,那一刻,时光仿佛已经凝固,湖光、群山、蓝天、流云,仿佛像梦境般定格在眼前。

回到圣城拉萨已近黄昏,喂桑炉弥漫着喜欢的味道,红山上巍峨的布达拉宫,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灿烂夺目,头带毡帽的康巴藏族年轻女子,骑着摩托偶尔从身边飞驰而过,留下满眼飘逸的发辩,让拉萨显的更加的多姿和迷人。
傍晚,领队巴敦宴请全队烤全羊,大家举杯,唱起那首进藏人都会唱的歌曲:天路.......
在高原,绝美的风景往往伴随着恶劣的条件,很多地方常人难以到达。但还是有很多像我们这样,不辞辛苦跋涉千山万水的人,只是为了看见心中的香格里拉,短短的十几天行走,幸运的看到一个让人难忘的山南,洗涤了眼睛,平抚了心灵,感受了冷暖。












千山万水我遇见了你,自从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一直沉浸在这片风光旖旎和遍地信仰的世界之中。而山南之南,有数不完的高山,转不完的峡谷,看不够的湖泊,在这里能经历你想要的所有西藏地貌和历史文化,茂密的原始森林、连绵的喜马拉雅群山、广袤无垠的草原、成片的金色沙丘、幽深的峡谷、一座座历史悠远的寺庙、宝石一般的高原湖泊、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山南之南,能给你想要的关于西藏的一切。在山南的那些日子,与高山为伍,与湖泊作伴,山南的魅力,在于高,在于险,在于远,在于人迹罕至,在于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在于为信仰而活着的人们……山南,才离开就己开始思念那些去过的山水处,这就是西藏的魅力,进藏多次的人都只知道"无阿里不西藏"这句话,其实,对于山南而言,又何尝不是无山南不西藏。
看见西藏—带你领略山南的万千风情,到此结束,感谢朋友们一路支持,期待再次进藏的的那一天,完成阿里北线之行的愿望。扎西德勒!
2017-1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