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回大唐老杜
梦回大唐老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79
  • 关注人气:3,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走西藏12—高反(图)

(2016-10-20 19:36:59)
标签:

旅游

生活记录

西藏

衣食住行

图片

分类: 旅行摄影

第一次从西藏回来,很多朋友,特别是有心进藏的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高原反应,而“高反”又的确是阻隔很多想进藏的人的重要原因。看来在《用心走西藏》里,有必要单独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一点点的心得体会,这对理解到西藏旅行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这句话,有很重要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帮到想去西藏的人。

    记得,八月第一次到拉萨时,决定突然,没有做出发前的必要准备,红景天没有喝一天,抗高反的药也没有准备,只是带了点50%的葡萄糖。走出拉萨火车站到宾馆后,高反就袭来了,感到心悸头晕,有些无力,不想说话,躺倒在床上,虽然,尽力调整放松着自己的心态,尽量不去想高反,但心跳还是到了103次,血压也升到96-139,还好血氧量96,正常!在拉萨的朋友很有经验,立即带领大家走出宾馆,室外空气中的含氧似乎高了很多,轻风拂面,顿感轻松,高反逐渐减轻。晚上睡觉时,头仍然有点晕,半夜2点多醒来,一直到天亮,在高原上的第一夜就这样失眠难耐,早起出发,心跳有些过速、血压异常升高、有的头晕脑胀,喝葡萄糖和红景天,似乎有所改善。

    走318川藏公路南线翻过米拉山口,下山这段路的路况,因正在修拉林高速比较差,非常非常颠簸,明显的高反也正是从下米拉山口开始出现了,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站在5013米的高度有些兴奋,逗留时间过长,体力消耗过大,血氧含量明显下降的原因,头晕、耳鸣、恶心,甚至想呕吐等高反感觉接踵而来,加服葡萄糖和西洋参含片后,随着高度的下降,到3900米左右时基本好转,到冰湖措日纳木时已经行动自如了,看来4000米以下是一个相对安全舒服的高度。

               用心走西藏12—高反(图)

     普及一点有关高反的理论知识,所谓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寒冷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3000米以后。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后减轻,7天内基本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必须说明的是, 以上概念只是适应于普遍性的人群,每个人有个体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极个别人甚至几乎没有反应。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嗜睡、失眠、血压异常升高、微烧等(带着感冒症状入藏,情况更加严重,还有肺痛和耳鸣等严重症状);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更严重的会引发心脏病、 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危及生命安全。  

     要预防高反,我以为首先要了解高反的各类相关因素。当前受到公认的高反诱发因素是缺氧,但相关因素却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海拔高度。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资料表明,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5000米的发病率达51%以上 

      第二是个人素质。人对缺氧的适应性,多半依靠一种个体先天素质,涉及个体素质的因素较多,包括种族、居住地、健康状况、性别、年龄、体态、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等。在个体素质方面,除了种族、居住地差异,高原反应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动不欺静之说,尽管不是绝对,从实际情况看有一定根据。据说这与个体之间红细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异有关。特别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状态很重要。乐观者往往反应较轻。有的人对高原环境不了解,又听了一些不恰当的宣传,心理压力过大,稍有不适,就紧张甚至恐惧,结果反应加重。另外,有过高海拔经历,尤其相隔时间较近的人,高原反应一般轻些。 

     第三是区域和季节。不同的地区,即使同样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区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区反应轻些;同样,在同一区域,空气交换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强,白天比晚上好些。从季节来说,冬季进入高海拔地区比其他季节患病率高。这是因为严冬时气温降低,大气压随之降低,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寒冷会刺激新陈代谢,增加人体耗氧量,并且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 

     第四是进入方式。进藏方式是一个相对明显的诱发高反因素,一般来说进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到高原反应的强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渐进的阶梯升高反应要强。有报道说,3日内从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为83.5%;而由2261米经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4300米处时,发病率仅为52.7%。但因每个人的身体适应不同,进青藏高原的次数不同,每个人进藏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所以,进藏的方式选择最好也因人而异制定。

           用心走西藏12—高反(图)

   咱们平原生活的人进藏,高反是逃不掉的,只是程度有别而已,极个别的人除外。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到高原的,白天感觉自己感冒了,头痛无力,恶心,不想吃饭,心跳加快,血压略有升高,有些人还会拉肚子,其实就是高反了,晚上头痛,心跳感受明显、口渴、失眠,也是高反。

虽然我已不是第一次上青藏高原了,算上两次上青海,这已经是第四次,但这次毕竟是第一次在4500米以上的地区吃住行,而且要活动一周以上的时间。这与第一次到西藏截然不同,第一次虽然也上到过4500米、5000米以上,但时间都很短,最长也不过十一二个小时,而且每天都会回到3600米左右的地方住宿休息,因此,这次必须在战略战术上加以格外重视,何况还带着一个第一次进藏的年青小伙。

  4700米以上,藏族人基本也不会居住,5000米以上就更没有人生活居住了,除了登山队。无疑,上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抗高反是重中之中,对于高原反应,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具体有以下几点需要了解:

  第一是心理准备,树立信心心理暗示的确会起到一些作用,这个不必多说,心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懂,进过藏的人都在强调这一点,永远记得一件事,咱上高原是为了寻找好心情的,带着沉重和紧张的心情进去,就不必去了,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的情绪是预防高反和缓解高反最好的良药。 但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量力而行,旅行不是冒险,高反毕竟有诱发心脑肺、肠胃等疾病的可能与风险;

  第二是生体准备。首先要明确你有没有确实不适合上高原的病,或容易被诱发高反的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病、支气管病等,并且,如果近期刚刚感冒未好,或刚好,都不适宜上高海波地区。建议上高原之前一个月只做适量的运动,不要过分,以保证身体的适应性,上高原前半个月,要停掉所有剧烈运动,改成漫步类的舒缓性运动,保持体力,减少肺活量运动。 

   第三是药物辅助准备。许多人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葡萄糖、口服肌苷、红景天、西洋参等一些抗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保健药物,这些会有一定辅助效果的,但是,心态更重要,因为不少服用过的人,上去依旧会高反。红景天应用上证明对抗疲劳、缓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缓慢,所以要使用红景天,一般建议在上高原之前提前十天以上服用,并持续服用,其中,在启程前2-3天服用肌苷口服液对于抗高原反应效果更好,价格也合适。到达高原的当天开始服用葡萄糖口服液和诺迪康胶囊,我的实践经验感觉,它们对缓解效果较好,其实,在藏区的医院,出了高原宁片外,对待高反基本也是常开这几种药方。第二次进藏前,我提前十天开始喝从臧店买到的,来自西藏的中药材红景天,一克2元,呵呵,有一点点贵,但味道香颜色正效果佳,到了拉萨就几乎不再喝白水,只喝西洋参、葡萄糖、酥油茶等饮品,并坚持吃红景天和诺迪康胶囊 

  第四是是适应期是必须的。一定要提前抵达拉萨(3650M)或林芝地区(3000M),作为调整适地点,时间23天,至于是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因人而异。我前三次都是选则了火车,第四次吸取了8月进藏,在火车上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好,加之一路上看到西藏的什么景色都兴奋,一到拉萨的宾馆,就差点因高反发晕躺倒在床上得教训,为节省时间,这次选择了西藏航空直接飞进西藏,在拉萨做两天的适应性调整。今天想来选择飞机迅速抵达拉萨,进行休息调整,适应2-3天,然后西行,这个决定90%应该是比较对的。拉萨阳光之城,气候比较温暖,含氧量也比较高,住宿、饮食、交通、医疗等情况都比较好,在此休整适应,进退自如。

             用心走西藏12—高反(图)
    第五是高海拔活动注意事项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西藏很美,美到让人神魂为之倾倒,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要过于兴奋、冲动,冲动是魔鬼!所以初上高原的人,尤其是乘飞机快速到达者,切忌看到高原、雪山、湖泊,就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大喊大叫、奔跑跳跃,这只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心肺负担,加重高原反应,这样倒下的将是你,一定要时刻保持散步,慢步的状态,并尽量保持呼吸节奏均匀。 

      其次,充分饮水。这在高原适应中是非常重要的。据有关医学研究报道,人到达高海拔后,脊髓会很快产生大量新红血球,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这些新红血球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时,由于空气干燥稀薄寒冷,呼吸加速,使体内水分丧失比平原要快很多,这种脱水更加剧了血液粘稠,血液过于粘稠,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氧气输送效率低下,全身各个器官都会因缺氧而出现各种反应,所以,就算你没有出汗,也会常常感觉口渴。  因此,在高海拔活动中,足够的饮水能让你维持机体平衡,血液循环通畅,供氧能力增强,心肺负担减轻,快速排出毒素,从而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海拔环境,摆脱高原反应痛苦,恢复良好的状况和体能。一般来说,水分补充合理与否,可以从尿量是否充分、尿液是否清澈、至少浅黄为判断标准。 到了拉萨后,切忌不喝绿茶,我除了喝白开水外,就是大量喝西洋参、葡萄糖、酥油茶等饮品,如果可以适应酥油茶的味道,特别要多喝酥油茶,甜咸都可以,具有缓解高反的效果,入乡随俗不生病藏族人把它作为主要饮品,自有人家的道理

      再次要注意防寒保暖。西藏温差非常大,早晚寒冷,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采取宁多勿少的原则,切勿着凉感冒。到达高原的第一天一定不要洗澡,洗澡温度高,会造成缺氧加重,并容易着凉。到了4300米以上的高度,更要注意尽量少洗澡,特别不要洗头。人在高海拔,身体机能失衡,抵抗力下降,极易遭到病魔侵害。如果在洗澡、洗头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患上感冒,其后果就很难预料了,高处不胜寒,现在不难理解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不经常洗澡,藏族很多女性为何喜欢把头发梳成辫子的原因了吧。高海拔务必严防死守避免感冒,一旦感冒咳嗽,必须尽一切可能立即去医院处理,不能扛着,那是找死。 即使是轻度感冒都要特别特别重视,这一点在西行途中,我有切身体会,非常危险!所以,出发前,感冒药盒消炎药一定要准备好,带足带齐。

      再再次是保持良好睡眠。平原的人,到了西藏高反不可避免,而休息的好坏,又决定着高反的强弱,睡不好觉,特别容易诱发高反,但在高原上要想睡得踏实,后半夜不醒,几乎是一种奢望。尽量让自己睡好,不行就上舒乐安定,如果头疼就吃芬必得,既可以止疼又有安眠作用,“迪诺康”则可以明显改善心脏供血状况,让晚间的高反症状减轻,在高原休息好才是硬道理,我反正一晚一片安定,反正就吃几天,不至于有多大副作用。

       最后就是既然来了也不要担心害怕,既来之则安之。据很多多次进藏的老驴友说,每次进藏都有高反,必要时不要拒绝吃药和吸氧,高反的过度期大概3-4天,扛过去了也就会减轻,但千万不要死扛,该吃药就吃药,该去医院就去医院,听医生的话,毕竟高原的医生对于高反的治疗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不起眼、不值钱几味药,就能立竿见影,如果医生判断问题不大,自己心里岂不更踏实。  但是,一般并不建议朋友们在高原乱用药物,毕竟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善,有时反倒会掩蔽或影响人体的正常反应和恢复。另外就是建议反应稍重的朋友,在没有危险且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尽量不吸氧,努力依靠自身适应。一旦吸上,依赖性确实很强,恐怕你今后在高原很难离开它了,如果后面还继续高原行程,这将会带来很多压力和麻烦。当然,如果反应确实严重人必须吸氧输液。

            用心走西藏12—高反(图)

 

 西藏以西的路途很漫长,又是在高寒、平均海拔4500m的地区活动,有些地段还属于无人区,医疗和救援条件有限,有时完全依靠精神上的坚持,与高反作斗争,是极不科学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西藏以西很美,在这片世界屋脊的土地上,永远有蓝天白云阳光雪山,以至于你站在任何一处山顶,都可以看到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美,但它们又很高,高到让很多试图接近她的人们难以忍受,这就像是一种有意的考验。所以,在去欣赏世界屋脊的绝美之前,对于高反和其它各种困难,做好物质与心理的准备,越充分越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普通人进藏旅行,不是去探险,更不能盲目冒险,毕竟生命安全第一。

 

                                            用心走西藏13

                                             2016-10-20

 (本文有关高反概念及资料数据来自网络,有关个人应对高反的方法与认识,仅供参考,不可复制,否则引起的一切后果,个人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