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爱的冬日里,再一次细细品味和分享一下,据说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诗,感受爱情的温暖: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如今又谁能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灵的诗句,“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诗,为后来人修行指明了一条正路,也为爱情点起了一盏明灯。如果回避人的本能,永远都会在佛门外游荡。一休禅师在八十多岁快要离世的前些天还在写情诗,苏曼殊大白天穿着袈莎公开去妓院。这看起来似乎太荒唐了,我要说的是,他们什么都不需要了。但他们知道、我们需要!只有去经历,才有可能超越。不去经历,永远无法接近道的门。去经历了,没有与自己相见(知觉当下的自己)。也会错过,就是种梦游了。
僧侣最常见的修行方法就是‘臣服’,把自己全部交给上师,那怕是上师让你马上去死,也不用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并且当即去付诸行动。在这样一天天的氛围中,门徒的自我会渐渐的死去消失。但这只是一种修方式而已,到了伊斯兰或者基督教就变成了他们的全部,不信他们教的世人都是‘邪恶的异教徒’要下地狱的,那些只是两位成道者的设计罢了。默罕穆德与耶稣的爱那里去了?他们曾经的‘爱’在无边的宇宙中是没有分界线的。他们到达了顶峰,后人及一些门徒却一直在曲解他们的道和教。
拈花微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释迦牟尼与老子知道后人一定会曲解他们,所以,留世时就重点提示。
因此,不要被宗教后来的一些门徒欺骗误导。他们尽是些二半吊子,他们自己严重的近视眼,居然还习惯于争先恐后的帮众人指路。
其实他的诗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在心间,不贪不厌,不舍不弃,不悲不喜,不管爱的道路多艰辛,也愿意去寻找,那爱情快乐就在身边。
不净不垢的好文
南无阿弥陀佛!爱在心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