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根的力量

(2008-12-30 21:25:34)
标签:

草根

随风一起飘吧

原创

杂谈

感悟

文化

休闲

分类: 杂议

    今天得知,昨晚写的《上班路上堵车纪实》被新浪草根名博编辑部的弱水hz推荐到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的“草根声音”栏目(http://blog.sina.com.cn/lm/ruiblog/index.html),不过文章已改名为《堵车的时候才是最考验人的耐性》。一天下来,文章居然有600多的点击率!我万分感慨:这就是草根的力量啊!

    开博快三年,文章写了不少,自认为属于高产博主,也印制了三本《博客日记》,我知道博客出集子的有,但不知有无超过我的,两年半出三本,近40万字,在这方面我算不算第一人?三年时间,只要有空,我就写就记,从内容上看,基本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什么都有;从文体上看,时评、游记、杂文、随笔、摄影,也是什么都有;可能不成体系,也没什么特色,但绝对都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我没有很多的点击率,也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有朋友的们的支持和鼓励,对我来说,他们真诚的“夸奖”和对我的理解、相知,比再高的点击率和知名度重要的多。

    前些天,侄儿送我一本书《名博是怎样炼成的——个人品牌博客全攻略》,看看它的目录:第一章——博客安家,第二章——博客写作,第三章——博客推广,第四章——博客工具,不难看出,它讲的都是与博客有关的内容,教授了一些写博客的技巧以及如何吸引读者、扩大影响的办法,算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博客指导手册。应该说,几位作者对博客的研究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照书上说的去做,完全有可能赢得更多的点击率、提升自己博客的知名度。不过,为此你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足够多的。不过书上说的一些做法是不容易做到的。比如,书上说,每天发博文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7点,有多少人能做到吗?反正我是做不到。还有,作者科学研究、精密分析而得出一个真理:一般节假日、长假期间,专业性网站用户数量就下降很多,这个时候适合发布一些休闲性和娱乐性的随笔或转贴。而专业性的文章最好在周二到周五这几天发布最好。人们在周一太忙,看的人不多;但周一以后几天看的人就相对比较多。哪位博主知道这个“真理”?或者说,有多少博主能按这个“真理”去做?

    其实,如果是名人,完全不需要什么技巧,无论写什么,写的水平如何,都有人看有人评,其博客知名度会和其本人的知名度一样高;草根则不行,草根要想提升知名度,除自己确实有“货”,还要自己想办法引起大家的关注,比如,要多看别人的博客,多评论,多留言,多加入各种博客圈子并自荐自己的文章,多在标题上多下功夫,尽可能用一些夸张、玄乎的字眼儿,多写比较敏感或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等等。总之,只要肯花时间,肯动脑子,再加上确实有点儿“才”,相信草根一定也能像名人一样火。现在火起来的草根博客应该还是有不少。

    但对我来说,肯定做不到这些。曾有一段时间,我被一个圈主邀请做管理员,圈主反复告诉我,不用花很多时间,每周只值一天班。圈主很热情,我只好答应试试看。试了没多久,我就感到这活儿干不了。因为管理员的任务就是要为众多博文中选出的优秀文章加精,这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没多久,还不等我“辞职”,圈主就先把我“炒”了。

    刚才有个圈子的圈主邀请我加入他的圈子,我看完他的资料,吓了一跳,他自己建立了一个圈子,并当着9个圈子的管理员,还是N多个圈子的资深成员,我不知这位圈主的主业是干什么的,单就博客这摊“工作”,就够他忙的了,真不知他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如果是我,肯定早就晕菜了。

    博客有人看,文章有人赏,当然是好事。但对我来说,更希望把博客当作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的平台,当作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空间,当作考验自己耐力的工具,有没有更多的点击率、更高的知名度并不重要。所以,开博以来,从未刻意进行过自我营销或建立个人品牌。从另一方面讲,我还希望做一个无名博客,因为我不希望某些我不喜欢的和不适合的人读到我的文章。

    我觉得,点击率和知名度并不能代表博客质量的高低,不要盲目追求点击率和知名度,一定要知道自己开博客的目的或初衷是什么。我想,开博客应该是工作或学习之余的事情,千万不能因它而耽误了自己的主业。还有,开博客首先要先写出好文章,在此前提下,如果还有时间,那就适当推销一下自己;如果没那么多时间,那就专心把文章写好;如果把功夫下在提升点击率和知名度上,而忽视博客内容的“培育”,那么不如回家该干嘛干嘛去,哪怕睡觉,都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博客上。

    最后,我要表达的是,很佩服博客圈子的圈主和管理员们,没有他们的努力,草根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交流沟通,博客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快,也不会产生这么多的知名草根。感谢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