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7年09月12日]

(2007-09-12 10:06:16)
标签:

生活记录

  周氏兄弟(Zhou Brothers)名列全球在世艺术家销售金额排行榜的前10位。2007年8月31日,"周氏兄弟三十年创作回顾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定为中国美术馆今年的四大展览之一,另外三个大型展览分别是"美国艺术三百年"、"从提香到戈雅——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馆藏艺术珍品展"、"近五十年德国绘画艺术展"
  在朋友那得到了<周氏兄弟--35年艺术回顾>的大画册,帆布面重到我几乎一只手不可以拿起.见到画册里的作品,我明白确实很重.周大荒,周山作兄弟.壮族人,出生在南宁市武鸣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外祖母周锦华是武鸣县第一所女子学堂的创校校长,外祖父担任过武鸣县教育局长,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文化人。但是,当外祖父纳妾之后,外祖母毅然带着独生女儿离家出走,开始独立的生活。周氏兄弟在艺术上的启蒙老师就是他们的外祖母.
  艺术成为他们惟一的选择,“我想上天要造就我们,第一是不给我们太多想法———这条路也不行,那条路也不行,你只能搞艺术。现实中很多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实现,没人能阻止你的幻想。”
以下文字摘自<著名华人画家周氏兄弟:芝加哥是画梦开始的地方>
《芝加哥之梦》

    1986年11月,连降大雪之后的芝加哥,广阔的密歇根湖和整个城市一片洁白。行人寥寥的湖滨大道上,每天都有两位华人青年冒着严寒沿着湖岸散步。

    这两位华人青年是来自中国广西的周山作、周大荒兄弟,他们应芝加哥一家画廊的邀请来此举办画展。这是他们在国外的第一次展览,但是事与愿违,一幅画都没卖出去。

    兄弟俩住在画廊提供的公寓里等待转机。公寓紧临密歇根湖,他们每天都到湖畔散步,考虑下一步该干什么。

    他们的饮食起居每天都有人伺候,但一个月后,兄弟俩待不住了,他们决定自己找一个空间进行创作:“我们家的人是不太那么容易服输的,怎么可能刚过了两招就认输呢?”兄弟俩身上只有从中国带来的30美元。为了筹措租房,他们将自己的10幅画卖给画廊,换得1500美元。

    山作问开车带他们找房子的当地朋友,在美国生存艰难吗?朋友看了他们一眼:对你们来说不难。山作不明白朋友为什么这样断言,那时他们刚到美国,语言不通,一无所有。

    搬家时,他们的全部家当就是两个皮箱。租来的房子没有床,也没有家具。第一天晚上睡觉时没有被子,兄弟俩裹着从中国带来的两件大衣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尽管有“风之城”之称的芝加哥冬天出奇地寒冷,但他们听说暖气很贵,就咬牙不开暖气,忍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山作病倒了。为了与外界联络,大荒出门去买电话,那是他们添置的第一件物品,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电话的价格:7美元9角9分。回来的路上,大荒又在旧货店花4美元买了两床旧棉被。而旧床垫是一周以后朋友送来的。

    买不起画布,兄弟俩又去了旧货店,买回来的是床单。他们用床单当作画布,把颜料直接涂抹在床单上。房间不够大,他们就分开画,画完了再接在一起。“那个年代是没有钱的,但是那个气质是在的,那种高贵气质。其实你从来没有高贵过,只是精神上是这样。早期我们看过中国的很多电影就是暴露中国很落后的一面给外国人看,我们不喜欢这样。”

    一天晚上,兄弟俩接到画廊打来的电话:他们终于卖掉了第一幅画。那幅名为《岷江之梦》的画是在中国带过来的作品。“这是一个信息,就像进球的那种感觉。”兄弟俩的创作激情持续高涨,每天晚上灯火通明。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周氏兄弟连续办了五次画展,最后一次画展上的17幅画卖出去15幅。1987年,周氏兄弟获得第69届美国现代艺术大展金奖,这对来自中国的兄弟艺术家终于为美国的艺术圈所承认。此时,距离他们来到美国仅仅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