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指谈闲话
指谈闲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704
  • 关注人气:4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掉那颗智齿

(2021-10-19 06:00:08)
标签:

娱乐

影评

智齿

中国香港

郑保瑞

分类: 电影院
拔掉那颗智齿

 

就在影迷们慨叹香港电影日益没落的时候,一批年轻的电影人仍在默默耕耘,承继着香港电影的传统,在社会类型片与暴力电影方面努力推出不失传统且有新意的作品,而中坚电影人也在“屈服”于商业电影的创作后,悄悄地回到港片的活力题材,合力推动着香港电影的复苏。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郑保瑞告别“西游记”系列的最新力作《智齿》,入围特别展映单元,引起关注,获得好评,并在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获得4项提名。

影片改编自任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法学教师的雷米的同名短篇小说,由两获香港金像奖、三获金马奖最佳编剧的欧健儿执笔,将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香港,描写了年轻的警官任凯、警察展哥与线人王桃之间围绕一起连环杀人案所发生的故事。虽然找出变态连环杀手是推动影片的主要线索,但编导的笔墨更多地还是在暴力戏的形式下重点剖析人物心理的变化与相互影响。作品取名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智齿”,实则在直接点明主题,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智齿”的疼痛所困扰着,只有拔掉“智齿”,去除疼痛之源,才会摆脱困苦的左右,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拔掉那颗智齿

所以说,影片的黑白摄影、案件的悬疑、暴力的冲击、人物的扭曲,无一不是为了说明这一主题而作的渲染。只有外在的痛与冲突达到了极致,才能与内心的“智齿”之痛形成对抗,并最终用生理的痛逼出心理的痛,以血泪的代价打破被内心之痛困住的灵魂,实现自我的救赎。作为一部黑色暴力元素的作品,郑保瑞用强对比的黑白摄影,营造出十分符合影片主题的氛围,黑夜、暴雨、垃圾场、破败后巷的画面,极度增强了人物所面临的压迫感,以极端的环境构造及其压抑到窒息的节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观感与心理震撼。

在这样特别的拍摄中,三位主要演员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呈现了需要极度调动情绪表达的表演,生理上与心理上都有太多的透支。影帝林家栋饰演的展哥,受妻子遭遇意外的打击而癫狂,常常在破案的过程中失控;近年屡有上佳表现的刘雅瑟饰演的王桃,是一个在底层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求生的欲望让她像个打不死的小强;李安的大公子李淳饰演的任凯,也是真实智齿之痛的遭遇者,他在冲突的展哥与王桃之间更像是一个调节的角色。三人之间互为矛盾、冲突,又在罪犯的阴影下一致与合作。至最后,痛后的回归看到人性的希望,也留下迟疑醒悟后的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