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力的毁灭之力

标签:
娱乐影评犬之力简·坎皮恩威尼斯电影节 |
分类: 电影院 |

澳大利亚导演简·坎皮恩是一位有着冷峻电影语言的女性,这一点在她的成名作《钢琴课》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今年,她携新片《犬之力》获得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再一次将镜头的冷峻贯彻到底。此片改编自托马斯·萨维奇的同名小说,也以章回的形式呈现,描写了一对经营农场的兄弟乔治和菲尔以及乔治所娶的寡妇罗斯及其儿子皮特之间发生的爱恨情仇,将蒙大拿荒原上的故事以细腻的情节与内心刻画展现开来,观众稍不留意,便会错过环环相扣的逻辑发展,产生看不懂的感受。
这是一部内心戏胜过故事情节的作品,虽然主要人物只有4个以及1个已经去世的牛仔布兰科·亨利,但暗流涌动的情绪波澜起伏,直至最后才让观众见识到,毁灭的力量,不在外在的强壮而在内心的隐忍、偏执与冷酷。影片中,真正的对立关系存在于罗斯和菲尔之间,乔治和皮特更像是罗斯手中对付菲尔的棋子。一开始,菲尔的出现无疑是粗鄙、无礼和蛮横的,孤儿寡母风中飘摇的生活,赢得了更多的同情。然而,当罗斯成为懦弱、无能又无主见的乔治的妻子之后,酗酒的她逐渐暴露出占有欲与控制欲超越一切的可怕。
为了达到自己占有与控制农场的目的,在丈夫与儿子面前,罗斯刻意营造出自己深受菲尔的压抑而痛苦不堪的状况,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酗酒的理由也是出自此因。本来因为菲尔将布兰科·亨利视为不可冒犯的偶像,就心生间隙的乔治,进一步与菲尔增加了矛盾,兄弟关系一落千丈。同时,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保护母亲责任的皮特,更是容不得母亲有任何的不快乐。于是,当菲尔将过往自己与布兰科·亨利的关系投射在他与表面懦弱的皮特身上,希望用牛仔的体验赋予其刚强的改变时,却未曾料到,自己已在一步步进入对手的套中。
简·坎皮恩用一种与人物塑造相似的隐忍来展开整个故事,在表面力量释放的同时,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人物内心变化的铺垫上,无论是实力派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克斯汀·邓斯特,还是年轻的科蒂·斯密特-麦菲,都做足了人前人后的双重性格塑造,相对而言,饰演乔治的杰西·普莱蒙则因为剧本的原因,发挥有限,存在感不足,很多时候还有游离不定的感觉。影片中对于同性关系的揭示比较隐晦,在爱与友情之间暧昧着,或许,这与故事所处保守年代的背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