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评年轻的阿迈德达内兄弟比利时 |
分类: 电影院 |

比利时的导演兄弟,哥哥让·皮埃尔·达内和弟弟吕克·达内,无疑是最受戛纳电影节宠爱的人。迄今为止,他们共执导12部电影,就有8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并且5次获奖,其中包括2次金棕榈大奖,1次评委会大奖,1次最佳剧本奖和1次最佳导演奖,而让他们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影片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年轻的阿迈德》。此片,曾出现在今年我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观片单上,但时间与运气不济,我未能如愿。最近,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令大家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讨论增加许多,此时观看《年轻的阿迈德》更显意义。
影片的主人公阿迈德足够配得上年轻的定义,他还只是个13岁的少年,这样的年龄与他的经历相对应,带给观众痛而又痛的感受与思考。阿迈德生长在伊斯兰社区的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对家庭的抛弃与母亲的酗酒,让他将《古兰经》作为精神的寄托和言行的指导,且沉溺其中,为圣战“牺牲”的表哥和极富煽动性的伊玛目更成为将其推向极端思想的动力。阿迈德的行为越来越让母亲担心,他甚至还拒绝与对他帮助很大的老师伊奈斯握手,只因为她是女性。在伊玛目的挑唆下,他将开设音乐阿拉伯语课并与犹太男友交往的伊奈斯老师视为叛徒。
阿迈德冲到伊奈斯家里,试图为了教义的纯洁而消灭“叛徒”,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刺杀未果,只能慌张地逃到清真寺求救。自私的伊玛目并未伸出援手,而是用“牺牲”鼓励他向警察投案来保全清真寺的清白。阿迈德被关进了青少年再教育中心,接受教育改造。中心老师带他定期到农场劳动,以期通过现实的交流,让他被极端思想闭合的内心接触到阳光,感受到正常的生活与包容的温暖。渐渐地,阿迈德似乎有所改变,在农场开始触摸动物,与妈妈开始亲近,甚至提出要与被他伤害的伊奈斯老师见面。
一切迹象都表明,事态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只有心理辅导师没有认同阿迈德的“改变”。事实上,这不过是阿迈德超越年龄的隐忍,他依然做着捍卫教义消除异己的准备。农场主的女儿也值青春期,对阿迈德暗生情愫,并做出了亲昵的举动,尽管阿迈德的内心也有爱意,但在得到女孩不肯信仰伊斯兰教的答复后,他立刻将一切都贴上肮脏和邪恶的标签,从农场脱逃,冲向伊奈斯老师的教室,期望用刺杀异己的行动来完成自己的赎罪。冲动的阿迈德在寻找入口的时候不慎从高空坠落,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反讽的是,最后还是他仇恨的伊奈斯老师救了他。此时,他的一声“抱歉”是由衷的吗?在民粹主义回潮的今天,极端思想带来的极端行为已成为人类社会极大的危害,救救被这些思想控制的孩子,也就是救救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