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神殿堂王南

(2021-07-22 06:00:52)
标签:

文化

书评

万神殿堂

建筑史诗

王南

分类: 图书馆
万神殿堂王南

 

很是喜欢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者王南以其之前在《读库》连载的文章编撰的“建筑史诗”系列小书,图文并茂,文字轻巧而接地气,是一种亲民的写法,也是考虑到读者阅读方便与兴趣的写法。将专业的内容变为普及性文字,这既需要正确的态度,也需要大量输入且消化后的简化输出,其实是很见功力的事情。在王南的文字中既不乏学者的专业精准,又有着文学创作的情感与想象,所以,我这般建筑的门外汉读起来,毫无艰涩感,读的兴致勃勃。

《万神殿堂》是其“建筑史诗”第1卷的第1部,却是我在这个由6本小书构成的系列作品中阅读的第5本。之前的4本,我先挑了讲中国建筑的几本,可能还是出于一种文化熟悉的考虑。可是翻开这本《万神殿堂》,才发觉,原来他在其中讲到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恰好都是我实地去看过的,反而比前几本中我没有实地见过的国内建筑来说,更“熟悉”一点。这倒是有一点,越近越“忽略”的常态,看来,真的该利用疫情无法出国的这段时间,好好地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年底,在太原的晋祠,就很是被那里的古建筑所震撼。

万神殿堂王南

虽然这本书的主角是罗马的万神殿,但在书中,王南的起笔则是从古罗马很快过渡到更早的欧洲建筑代表——希腊神庙,可以说,通过这本书,可以对于欧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个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古希腊的建筑完整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当年在雅典,我所看到的更多是断垣残壁后孤零零立在那里的石柱,雄伟、壮观,但更多地需要去想象昔日的辉煌。即便是相对完整的雅典卫城上高高耸立的帕提侬神庙,也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框架。

对比之下,古罗马建筑的完整度要好得多,无论是古罗马大角斗场,还是此书的主角万神庙,其壮观程度都是可以主观感受到的,而且,正如王南所描述的,在意大利全境,还有更多的依此基因发展的“万神庙大家族”,他们的精美与完整,让人们对古罗马建筑的认知也是精确而全面的。不过,虽然这些意大利土地上的建筑我都很喜欢,但在我当年的旅行中,最喜欢的却是罗马大角斗场旁边的一处残破遗址——努姆广场。不是我的审美倾向于破损的,而是在那里,我感受到更多的历史感,仿佛沉浸在其中,穿越了时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橙气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