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内在之虎一行禅师

标签:
文化书评驯服内心之虎一行禅师心理 |
分类: 图书馆 |

这本书很好读,类似于语录体的写作方式,每个单元标题之下,是围绕这一主题的一句句单独的表述,像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夏日里,坐在树荫之下,与阅读者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节奏也贴和书的主题,有一种令人安静下来思考的魔力。其实,不觉得它是鸡汤,还因为书中的话语不是模棱两可,拔高价值的表达,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用在生活中,检省自己言行,促使自我思考,看到正确方向的指点与提示。愤怒与恐惧,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伴同行的负面情绪,它们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一定是与快乐相对立的,但未必是爱的对立,可能是爱的极端表达,也正因为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用正念来达到由负到正的转化。
很多人都觉得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实际上,在儿子小的时候,在父母老的时候,我都因为自己爱的表达没有得到回应和接纳,而有暴躁、不耐心甚至是冲突性的表达,事后无不懊悔与不安,好在亲人们都理解我的真实想法,事后的弥补与沟通,也终于让爱回到了该在的位置。这样的个人经历,让我在阅读一行禅师的文字时,多有对号入座的自觉,也再度检省自己的过往与内心,汲取他文字的力量。愤怒与恐惧,是人的本能应激情绪,与其放任和担忧,无法化解且后果不堪,不如接收下来,冷静处之,找寻内在的原因。
按照一行禅师的分析,对愤怒的处置不当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原因归罪于他人,缺乏换位思考;二是不接纳愤怒情绪的客观存在,反而用愤怒来助燃愤怒。写此文的早晨,我在小区门口,遇见一位阿姨在气愤地与保安大哥辩论,保安已经是尽可能心平气和地与她解释,为什么她需要刷卡进门,为何她未刷卡时要询问住在哪个单元,可是,这位阿姨不但不依不饶,还嗓门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指责对方而丝毫不检省自己的言行。在她的身上,愤怒之虎已经失控。或许,在被询问的那一刻,阿姨作为业主会是不开心的,但是如果转念意识到,这完全是保安出于关心业主安全的一句应职应责之问,那内心之虎是不是就不会如此恐惧,如此暴怒。驯服之道,就在于接受、自省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