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道一声:你好,李焕英

标签:
娱乐影评你好李焕英贾玲亲情 |
分类: 电影院 |

对于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我事先在心里是排过一个观看顺序的——《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结果,阴差阳错,因为大年初一的票房太火爆,又因为和我们在上海一起过年的岳母只对贾玲的电影感兴趣,而《你好,李焕英》还买得到三连座的影票,所以,这部贾玲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片就成了我在春节档看的第一部电影,而后来逆转的影评与口碑,也让我彻底避过了《唐人街探案3》的崩坍。
说实话,尽管当初对于贾玲的这部电影有所期待,但同时,也心存怀疑。因为有太多小品出身的喜剧人在走上大银幕后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小品的套路在电影中被放大为瑕疵,成了挠痒痒逗人乐的尴尬,而这部完全脱胎于小品的影片,稍微用力不当,就可能会成为烂俗片,其中的母女情感也会因为太过用力的表达陷入煽情的坑。更何况,这还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影片中还包含着太多她压抑多年需要疏解的个人情感,如此境况之下,她担的起来吗?
结果是,贾玲用她的真诚与认真交了一份足以告慰她的妈妈的作品,“喜剧部分不挠人,正剧部分不滥情”,是我在观看完本片后最直接的感受,而那一句“记忆中,我一出生,我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更是让我感同身受地被戳痛。也许很多影评或内心坚强的观众,对于“妈妈再爱我一次”式的温情感到太过普通或浅显,但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忽略了这份平凡背后的太多爱与不易吗?那些理所当然被我们享受与挥霍的父母之爱,难道不是等我们如贾玲一样失去或错过了之后,才会渐渐明白她的珍贵吗?
很感谢贾玲没有利用穿越在故事中改变母亲的人生,而是用大家津津乐道的反转告诉我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即便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与要求,父母都不会用这份爱与缘分置换另一个更好的人生。对于我来说,最感欣慰的是,我80后的母亲和90后的父亲还在陪着我继续成长,9岁时的一场车祸加速了我的成熟与对他们的爱的理解,让我没有在青春期折磨过他们。即便如此,影片结尾的反转我依然读得出贾玲想要传递的心痛、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