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爱情青春 |
分类: 电影院 |

青春,无暇;青春,无敌;青春,无助;青春,无奈……这一切的一切,矛盾着、争斗着、纠结着、挣扎着,都是青春的颜色。也许每一种颜色的背后是五味杂陈,但也惟有青春,可以让它们肆意地涂抹在岁月中,不去计较会呈现的模样。时间过去了,它们也便再也找不回来。七彩的青春,只有那特定时光中的风雨后才看得到。或许,这就是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打开青春之门,让我们可以回望到的感受记忆。
这是一部中国台湾地区出品的同性青春电影,尽管它创下了其同志电影的票房纪录,在2020年度电影票房排名中也高居第二位,但评论却呈现两极分化之态,而且电影评分也随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赞者,看到的是编导对这段挣扎中的同志感情的细腻表现;贬者,觉得画面、形式的唯美盖过了故事、逻辑,换句话说,就是空泛而缺乏内涵。看电影属于感觉派的我,站队前者,因为我感受到了影片中那流动的触动人心的情感涌动,故事不就是细节的凝结吗?

作为一部同志电影,其主题探讨的还是比较常见的青春期身份认同。为了强化主题的阐发,编导选择了两个环境背景,来烘托情感交互与身份认同乃至社会反映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时间上,选择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湾地区的解严,人们的思想开始冲破长期的禁锢,寻求自我的发展,但无论社会还是个人,仍受着过往惯性思维的影响,同志群体还是隐蔽的、羞愧的以及被歧视的;在空间上,选择了一个由男校向男女有间隔混校转变的教会学校,使得主人公的情感萌生在境遇型和自生性的摇摆中,并受到教会教规的制约。这样的时空设置,奠定了人物情感悲剧的环境基础。
编导对于人物性格的构想其实也是蛮有想法的,除去彼此情感的自然生发,两个人物的身份认同走向呈交叉线,与故事的发展相吻合。张家汉在生活中相对懦弱,王柏德身上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与其形成互补,也产生吸引,而当两人在关系的认同中交融在一起时,对于身份认同勇敢的人,反而是开始懦弱后来清晰的张家汉,敢于保护他人的王柏德则退回到本我的隐藏中,最终导致一段情感悲剧的发生。我也很喜欢编导对于结尾的处理,多年后相遇的两个人,矜持着又带着点渴望,但也只能让青春的自己进入此刻的空间,想象着彼此那时勇敢且珍惜的可能。因为伤感,所以深刻;因为深刻,所以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