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六朝遗石王南魏晋南北朝建筑史诗 |
分类: 图书馆 |

《六朝遗石》,仍然是王南教授由发表在《读库》中的建筑史文章集结而成的“建筑史诗”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与其他几册聚焦于各朝建筑物主体的写作不同,本书的焦点是与建筑相关的墓道石雕与墓室砖雕,建筑则退身到背景之中。书中涉及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这既是一个群雄纷争的乱世,也是中华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与交流下得到“破圈”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有关文化交融与文化对比的内容在书中占有相当的篇幅。
这本5万字的小册子,共分四个部分,即“辟邪家谱”“飞来神兽”“石柱天书”“砖印七贤”。前两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公贵族陵墓神道两旁的石兽类别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目前尚无定论、仍存争议的辟邪、麒麟、天禄的定义,以及各自形态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种种变化。在这部分阐述中,王教授一方面将中国神话传说中对于神兽的描述作为对应,另一方面,也将世界各地相似时期的石雕形态作为对照,拓展了认识的边界。
第三部分的论述,是陵墓神道上除石兽以外的另一类仪仗——石柱,或称墓表。这类墓表的样式有很多种,既有朴实无华的立柱,也有柱顶有神兽守护的“豪华版”,并进而演变为有碑首或题刻的石碑。说到石碑,古人也是蛮有意思的,魏晋南北朝本是中国书法立足艺术大位的重要时期,但在石碑上发展出“反书”“正反书”“倒书”等多种花样,也是花足了心思,甚至还透着几分不守常规的“顽皮”。
记得当年,同学家订有一份《金陵晚报》,内容丰富且活跃,我经常借来看。某一年,该报征选报纸标识,最后选中的是与六朝古都有关的一座神兽石雕图案,读这本书时突然想起,应该就是书中提到的辟邪,而且,其原形我后来在南京博物院见到过。那次在南京博物院,我还见到了王教授书中提到的另一组宝贝——砖雕“竹林七贤”。这组砖雕,用浅浅的线条勾勒出竹林七贤的洒脱形象,传神而生动的白描画面实为中国古代艺术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