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梦不虚幻

标签:
文化影评城市梦纪录片城管 |
分类: 电影院 |

虽然,需要“远涉”西郊的电影院观看,出了地铁还要走一大段路;虽然,看罢电影突遇暴雨,困在途中不得不花和票价相等的车费回家;虽然,看完电影的第二天,网上资源就已经释放;但我还是觉得,陈为军导演的这部纪录片《城市梦》,值得在电影院里观看与支持。那天,市内的衡山电影院是满座的,西郊世纪仙霞影城的观众刚刚超过10个,无论满与空,想必每一位观众都是为了这部电影专程而去的,这才是对于创作者最为重要的一点。
陈为军是一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以一部反映艾滋病题材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人熟知,我也曾看过他执导的反映小学学生干部竞选的《请为我投票》。最近为他赢得好口碑的一部纪录片是《生门》,那部片子,创作团队在武汉的中南医院蹲守2年,以500多小时、80个故事的素材剪成一部106分钟、4个故事的纪录片,展现了生育过程中的种种考验。此次的《城市梦》,创作时间还要早于《生门》,记录的是2014年创建文明城市中的武汉城管故事,时隔6年才走上大银幕,着实不易。
城管,在中国是一份很特别的职业,城市中的人们享受着他们的管理成果,却又对他们的执法行为不乏诟病,也难怪片中的城管队长会说,摊贩是生活中的弱者,他们则是工作中的弱者。一部好的纪录片,最大的效果不是定义或评判,而是如实、全面地记录,让观众看到客观而立体的事实。《城市梦》很好地实现了这样的效果,对于城管与被管理的摊贩一家,都作了不带偏见的记录,使得观众既可以看到双方在工作与生活的艰难,也同时看到人性与社会的复杂,理解当下的问题并非一时一方的结果。应该说,这部纪录片故事的跌宕起伏,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展现不亚于一部好的剧情片。
在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中,不只是守法与执法的问题,情与法的平衡才是达成管理目标的关键所在。城市管理的问题,是社会诸问题的反映,就如片中王天成一家,其中固然有乱占道、蛮不讲理等问题;生活中,也存在家庭成员重病、残疾、就学等现实问题,如果管理只是从执法的角度出发,不看到并去解决相伴生的其他问题,管理的矛盾就会演变为社会冲突乃至恶性事件。有评论说,从这部影片看到了武汉这个城市的温度。的确,一个城市的管理是应该包容和尊重每一个为城市作出贡献的个体,既让管理有序实施,也要关注被管理者的生存需求,当双方的目标达成一致,管理的矛盾才能够化解。城市梦,不光是城里人自己的梦,也是走进城里人共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