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上说人生

标签:
娱乐剧评叹息桥港剧人性 |
分类: 电影院 |

好久没有看港剧了,之前看过一部《使徒行者2》,半途而废。港剧和港片一样,黄金时期在上个世界的80、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初年,连带着火了一批的TVB明星,那些电视剧的插曲也是风靡一时。随着,大量港星的北上,港片、港剧都走上了下坡路,令香港这个华语影视中心的地位在两岸三地中日渐式微。其实,香港的文化有其独特性,在此基础上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也曾个性突出。如今,香港影视文化的特色衰退,着实可惜。
今年,一部由港星林保怡做制片人并主演的港剧《叹息桥》打破了一段时间的沉闷,也突破了香港电视剧在宫斗剧和警匪剧中兜兜转转的局限,以其制作的精致、深刻的内涵、本土的气质以及生活的贴近赢得了好评,被认为是港剧回升的代表。在这部剧集的海报上,有一行字说明了它的主旨——走进爱情的罗生门。该剧主要人物两男两女,故事主要围绕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时间跨度有20多年,每集以一个人物的视角为主,用一个词语界定该集主题,叙事不按时间顺序展开,而是在20年中跳跃,所以有评论说,编导把一部爱情剧拍成了烧脑的悬疑剧。
既是“悬疑”就要避开剧透,所以,这篇评论也便不涉及具体的情节。说实话,由于这部作品直指人心最暗的角落,始终在人物关系的纠结之中来来回回,画面用色也是偏离生活真实的冷色调、暗色系,多数镜头是一种压抑感十足的取景,如不完全的面孔、人物偏于画面一角、保持距离的仰视与疏远、限定于某一框架内的禁锢,等等,使得观看的过程中,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压抑感,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笼罩着生活的阴云。也因为如此,15集的剧集,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再说说“罗生门”的标签。由于该剧每集都是取一个人物的视角来展开,所以,每一段故事,都带着人物的主观性,任何一件事,因为他(她)的感受点的差异、记忆筛选的不同,都带来有着细微区别的呈现,客观的世界也变为“我以为的世界”。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带着自己的情绪,因此在面对一段感情时,因为这种主观性而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方的差异化感受,进而因为这种错位而造成生活中的错过,甚至是伤害,这可能也是剧名的来由。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明显的性格缺陷,但往往却因为近距离的“盲区”和自我的习惯而看不到或陷在其中,遇到问题,则是多去责怪对方,于是,叹息桥上就多了一次又一次的叹息。而一旦能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那生活中的种种纠结也便开始找到解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