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女郎逐梦而行

标签:
娱乐音乐剧逐梦女郎百老汇上海文化广场 |
分类: 大剧院 |
尽管,美国摆脱针对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也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在现实生活中,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对立问题始终挥之不去,屡屡会因为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不公平对待而引发抗议甚至是暴动,所以,在社会各界,种族问题渐渐成为人们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保证政治正确成为优先的选择。在今年的颁奖季也因此产生争议,奥斯卡之前的各电影评奖活动因为黑人提名者的缺失而被指责对黑人从业者不公,好在奥斯卡影后的提名中出现一位黑人演员,这种指责声没有进一步上升。
其实,这类问题如同女权问题一样,人们有些反应过度而噤若寒蝉,最终的尊重还是以作品来说话,而非为此专门留出位置,所谓的保护只能说明你还是不够自立的弱者。啰嗦地说了这么一大段话,还是只为引出今日评说的主角,美国音乐剧《追梦女郎》。这是一个描写年轻人追求音乐梦想的俗套故事,逐梦时的携手,成功后的分歧,面对金钱的妥协,行业内重颜值胜过才华的扭曲,坚持梦想的执著,梦醒后对昔日友情的回归,诸多的要素都集中在一个简单的舞台上。
比较特别的是,这是一出黑人演职人员为全班底的演出,这与近年来好莱坞黑人电影人崛起后所创作的黑人电影有几分相似。实际上,这部1981年首演于百老汇的音乐剧,在2006年曾由歌舞片《芝加哥》的编剧比尔·康顿搬上银幕,其主演十分耀眼,包括碧昂斯、詹妮弗·哈德森、杰米·福克斯以及艾迪·墨菲等明星,获得次年奥斯卡的6项提名,詹妮弗·哈德森还获得最佳女配角奖。此次在上海上演的音乐剧版本是百老汇“原装”输入,也是该剧在东亚地区巡回演出的一站。
这是一部内容简单而三观正确的作品。其舞美十分简单,仅通过几块自上而下的立式幕布的变化,实现场景的转换,并构造出场景最多的演出舞台效果。全剧的精彩之处不在内容,而在音乐和演唱,几首主题曲旋律抓人,舞台效果极佳,加之黑人演员天生的好嗓音,就像是观看了一台精彩的演唱会一样。之前,我曾在文化广场观看过另一部描写底层演员逐梦故事的百老汇音乐剧《歌舞线上》,巧的是两剧的导演都是同一个人,来自百老汇的迈克尔·本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