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音师看得见真相吗?

(2019-10-09 06:00:29)
标签:

娱乐

影评

调音师

印度

人性

分类: 电影院

 调音师看得见真相吗?


2010年,法国导演奥利维耶·特雷内执导了一部时长只有14分钟的短片《调音师》,不曾想借助网络的传播力量,这部获得第37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大火数年,直至2018年,印度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将其扩展成为一部剧情长片,依然获得好评,成为当年度IMDb评分最高的印度电影,并在第64届印度电影观众奖上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

影片保留了短片的基本内容与逻辑架构,可以说,是以短片故事为主,往前作了适当的铺垫,往后作了更广的延展。主人公依然是一位假装盲人的失意钢琴手,他依然在一次调音中偶遇了一起杀人案件,只不过,相比于篇幅有限的短片,此片中的人物脉络更为复杂,人物形象更为立体,故事也更为跌宕起伏。尤其是片头与片尾的设计,有呼应,有悬念,更有“大片”的感觉。

调音师看得见真相吗?

作为长片,最大的看点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反转,每当你以为真相呈现于面前时,都会因反转而被推翻。这种情况对应于生活中,是否也在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在某个话题出现时马上站队,我们需要时间去收纳更多的信息,去丰富可以让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只有看到事件的更多方面,才会有更接近真相的可能。如果完全凭借情感侧重或是既有经验来作出判断,或许会在冲动和情绪中,将我们引向错误。

这样的影片,为了不剧透,不适合在情节上做更多的分析。那就谈一谈片中所揭示的人性的弱点吧。当一个人被私利所左右,难免在保全或追求自己利益时,对他人、社会形成伤害,如果其中又以谎言作工具,更加会加重或扩大这一伤害。自私,并不是一个应该被道德砍杀的品性,当然,前提是这样的自私是有限制的,不对周边造成妨碍与伤害。假如听任自私任意狂奔,那最后毁灭的不只是所伤害的他人,还有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