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职业不同套路

标签:
娱乐影评极限职业韩国票房纪录 |
分类: 电影院 |
虽然,在今年的韩国第55届百想艺术大奖上,获得四项演员奖和最佳电影剧本奖提名的影片《极限职业》最终空手而归,但该片还是创造了迄今为止韩国影坛的电影票房历史纪录。这部影片的剧本原作者是韩国编剧文忠日,该剧本曾在2015年中韩故事共同开发项目“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上获奖,中韩两国分别以此剧本拍摄了电影,中方的影片名为《龙虾刑警》,由王千源主演,口碑和票房双双沉闷,而韩国的这部《极限职业》却票房大卖,口碑极佳,二次创作的差距还真是明显。
初看,这是一部略带闹剧的喜剧片。高班长为首的缉毒组,为了提职加薪,一心想要破获大案,可是,一连串的乌龙事件只能证明他们是一群能力有限、智商受限的呆警。为此,他们不但屡屡受到上司的训斥,被威胁要被缩减经费、撤销建组甚至是分流到其他不重要的岗位,还要被与其竞争的其他缉毒组嘲笑和羞辱,在警局里完全抬不起来头。而生活中人人又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更是让他们对坚持警察的职业产生了怀疑。
就在他们准备面对小组解散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他们为执行任务打掩护而经营的炸鸡店一夜爆红。被追捧的感觉来得太快,长期的压抑在红火的生意中一扫而空,他们竟然因为专心炸鸡而忘记了任务的存在。当然,警察的良知是他们选择这份职业的支撑,“浪子回头”也让他们把生意上的提升带回到了本职中,不负苦心,他们终于发现了案子的线索,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是笨警,只是不会投机取巧的执著者。
这样一部其实也有些套路故事的影片,最终却创造了韩国影史的票房纪录,在与中方同题材制作的对比下,更加引人深思。纵观高票房的影片,一定不是小众的文艺片,而是有着观众基础的商业片。这部《极限职业》的票房基础,在于影片中的一众主人公是非常接地气的小人物,他们的呆萌、愚笨甚至是被委屈,都是观众的日常遇见,所以,只要是创作态度真诚、幽默适度,就很容易生发出共鸣,走出套路。而故事中的逆袭情节,运用得当,也是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点。因此,有了好故事,也需要能讲好故事的正确态度和适合的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