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贝之灯照清社会与人性

标签:
娱乐影评戛纳电影节法国上海国际电影节 |
分类: 电影院 |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我而言,是真正的节日。今年的电影节开票日,我正在家乡陪着父母过端午节,幸福中,把抢票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幸好翻看朋友圈时,有读书会嘉宾汤老师的友情提醒,赶紧打开淘票票。虽然,很多心仪之作已经宣告售罄,但本着退而求其次的原则,还是在官方推荐的片单中,找到几部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没有太多失落。
巧得很,今年选片的国别十分集中,五部影片竟有三部来自于法国,可能我对于法国乃至欧洲的影片还是情有独钟吧。这部《鲁贝之灯》表面上看是一部侦破片,主人公是一位十分有经验的北非裔警察,片中穿插了三、四起案件,包括纵火骗保、未成年人走失、入室抢劫谋杀等等;但是,在这些案件背后,影片所揭示的还是当下法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以及折射出的人性的善与恶。
影片散场时,有些年轻观众好像对影片有些失望,不知其所云,也不知为什么要把这些毫无关联的案件放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真是把它作为侦破片来看了,同时,或许也对法国影片惯有的多台词对话表现形式,有所不适应吧。其实,若仔细去体会,影片中的案件不过是反映社会问题的载体,借用主人公的对话,对于衰落中的鲁贝地区,他们深怀失望,社会顽疾的累加令警察们应接不暇,而人性的堕落,更是在精力消耗的同时,磨损着他们的信心。
对于执法者来说,找出案件真相是他们的责任使然,但残酷的真相却又未必是他们真正愿意看到的,或许,案件中的每一个弱者都有着生活中难以述说的无奈,谁又情愿做一个生活的当然失败者。当然,落魄并不意味着妥协并选择犯罪,所以,中间穿插着的那个未成年人走失案,恰恰是照亮鲁贝黑暗的一盏灯。在这一案件中,冲突的各方找到了相互理解的通道,也最终选择了彼此的谅解,女孩子决定回归北非家族的姓氏,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揭开残酷,也展现希望,善与恶的对比,给明白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