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冷酷与温情

标签:
娱乐影评罗马墨西哥奥斯卡 |
分类: 电影院 |

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无疑是最大的热门影片,在此前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它已经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在更近的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礼上又获最佳影片,而且,在奥斯卡名单中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的双重提名,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近年来,墨西哥导演在好莱坞闯开了一片天地,阿方索·卡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2013年已经凭借《地心引力》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次回到他熟悉的文化中,更是得心应手。
片名罗马所指地区并非意大利的首都罗马,而是导演生长的地方所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罗马地区,因此,此片既是他对个人成长的回忆,也是献给自己保姆的一次致敬。阿方索·卡隆选择了墨西哥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动荡期做背景,虽然对此作了较为模糊的处理,但是他将一个家庭的生活变故与大历史的变革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用人物的鲜活赋予历史与生命力和亲近感。
全片采用黑白画面,更增加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这也是这两年很多导演在拍摄历史题材的故事时通常采用的表现方式。在黑白的影像中,有一种自带的年代感和严峻感,阳光在黑白画面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将生活的苦难冷酷地剖开。在这部影片中,编导将上层社会中女性的从属和土著人的卑微置于同样的位置,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恶劣一同揭示,用这些苦难衬托出女主人与保姆相依为命所珍存的温暖。
影片的叙事流畅、自然、细腻却不失大气,的确是一部蕴含深情的佳作。不过,我个人觉得,此片好是好,但也没有达到一面倒的评论所塑造的状况。影片的情感表达足够内敛,毫不滥情,但不知为什么,在欣赏之余,总还是觉得缺点什么,可能是必要的内心澎湃的流露,可能是大背景适当清晰些的需要,或许,可能仅仅是对大师的严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