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布拉德的中年危机

标签:
娱乐影评布拉德的中年危机美国 |
分类: 电影院 |
《布拉德的中年危机》是我在东航的航班上观看的,因为有两个月出差频率下降,也是时隔这么久,才完成了全片的观看。从片名不难看出此片的主旨,不过,这一个直译的片名略显生硬,另一个译名《你好,布拉德》,则更为温馨,而且点出了最后主人公发现自我,也认清自我的结果。
布拉德,应该是和我同龄的人,他的儿子正处于申请大学的阶段,目标是做哈佛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的弟子。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布拉德最大的焦虑是儿子能否如愿进入名校,而一旦被录取,昂贵的学费又如何筹措。从表面看,这些忧虑都来自于孩子的事;但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他对自己中年状态的担忧,尤其是,当他和其他功成名就的老同学对比时,这样的忧虑更加重几分。
与那些精英同学不同,布拉德一直在经营着自己的NGO组织,虽然有着精神上的“优势”,但始终需要四处筹措捐款;生活虽不拮据,但也没有多么的富裕,与那些拥有自己产业、出行靠私人飞机、做寓公、时常在电视节目上露脸的“明星”同学们相比,总有些深深的失落,对比之中又难免心生嫉妒和不甘。于是,在陪儿子大学面试的一路上,他竭力避免着这些刺痛他的“不足”,一次次去争取面子上的满足,有一次次受挫而令心情越来越低落。
最后,还是仍处于追求梦想一代的年轻人“拯救”了他,因为在他们眼里成功还没有被异化为单一的物质积累能力,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做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才是最酷的。正如布拉德的儿子所言,你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没有人太关注你,因为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在意你。而随后,儿子的一句“我爱你”,似乎让布拉德内心的危机彻底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