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贞树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董鸣亭/陆伟

(2018-12-06 06:00:07)
标签:

上海老洋房的故事

文化

书评

董鸣亭

陆伟

分类: 图书馆

 女贞树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董鸣亭/陆伟


在上海定居,已有24年,但真正对上海的老房子发生兴趣,还是自2015年始。那一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在位于原法租界的兴国宾馆居住了两个月,每天早晨,无论天晴或阴雨,都会早起在周边的街道转一个小时左右,先是近处,后来越走越远,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将附近的大小马路统统走遍。这些街道上,积聚了上海的大量老房子,在季节、天气变幻间,随着脚步的延伸,我开始对这些老房子产生兴趣,每天都会边走边拍,也是我微信坚持至今的每日九宫格的开端。

后来,就会对老房子多了一层关注,陆陆续续看了几本有关的书籍,更是感到在这些带着历史痕迹的老房子里面,有着太多之前房主或住客鲜活的故事,被现在的喧嚣所遮蔽。今年,单位的读书会连续做了几期有关老上海的主题,其中不乏对上海老建筑、承载的历史及其里厢内人们的介绍。第一期的嘉宾请的是对上海文化颇有研究的好友畸笔叟,年初,我曾参加过他的一次新书交流会,当时还有一位同样撰写上海文化的女作家董鸣亭一同做活动。没想到的是,时隔数月,通过间接的关系,我收到了董老师和企业家陆伟的签名这本赠书,也和他们约定为读书会的小伙伴开一期关于上海老房子的讲座。

陆伟是一位有着丰富的老洋房经营经验的企业家,这本书是他与董老师的联袂之作。从书中有关老洋房市场价值、历史成交数据和每篇文章后的市场挂牌价的小贴士等内容不难理解,这一本书的策划起因与老洋房的市场推广不无关系。文化与经营的嫁接并无不好,在经营中植入文化的因素,不但可以增添商业的文化价值,也可以增加经营活动的人情味与温度。

全书一共选取了12座富有特色的老建筑加以介绍,抚今追昔,以建筑的当下状态和前后主人的视角,回溯这些建筑在当年的建设发端,基本构造,装饰特色,特别是所有者在那个年代的精彩人生故事,让一座座建筑在时光中鲜活起来。不过,虽然作者借鉴了大量的史料,并对很多当事人进行了采访,但总体而言,书中的文字略显粗糙,有些对当年情景的描述过于主观,我怀疑这可能与成书的时限有关。但是,书中的照片十分出彩,应该是十分熟悉这些建筑并对其投入感情之人才拍摄出来的,遗憾的是,书内没有对照片的创作者加以注释。

 

[背景]

女贞树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董鸣亭/陆伟

董鸣亭,女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曾旅居日本多年,著有散文集《国立的雨》、报告文学《挑战无极限》、电影故事《霍生桑》、短篇小说《屋檐下的风铃》等各种体载的文学,曾用草千里的笔名撰写了近二十年的专栏,散文《国立的雨》被收进《中外经典抒情散文集》《冰心的美》被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进《世纪之爱》,叙事散文《河边人家》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及主要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情系民居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电影故事《霍生桑》在上海文联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的建国五十周年电影剧本和电影故事征稿中获得优秀电影故事奖。近年,在从事上海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创作了《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上海十八行》三本书,是其对石库门文学的研究和创作的三部曲。

(转自:搜狐文化,https://www.sohu.com/a/167383594_6785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角落的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