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分钟120击击碎歧视

(2019-01-23 06:00:44)
标签:

娱乐

影评

每分钟120击

法国

艾滋病

杂谈

分类: 电影院

 

每分钟120击击碎歧视

随着同性婚姻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承认,同志电影也从边缘慢慢走向了常态。有评论说,在2017年出品的同志电影中,有两部是必看之作,一部是大热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另一部便是今天介绍的法国电影《每分钟120击》,前者唯美且赏心悦目,后者现实而引人思索,相互补充,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更相对全面的同志世界,有温暖,有残酷,如世界的其他部分一样。

这是一部非常法国化的电影。影片的主人公来自于一个同志维权组织“行动起来”,近一半的镜头是该组织成员的会议场景,因此片中有大量的对白,且内容涉及政治、社会问题。这样的情节设置与法国人热衷政治活动、社会维权的背景相关,但若处理不好,很容易在节奏上显得沉闷。不过,此片编导以会议进程中的观点冲突增加了戏剧张力,并与现实的同志生活作了很好的变奏,形成了理性与感性融合交织的观赏效果。

每分钟120击击碎歧视

影片主要反映的是行动起来组织推进社会关注艾滋病患者的活动。患上艾滋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其中的性放纵结果,自然该有反省与批判;但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其权益的维护,却不可因为道德的因素而被忽视,这也是基本的权利。片中有两段非常打动我的表演,一是两位主人公在会议间歇的温馨相处,周遭嘈杂的环境被虚化、被静音,只有两个人对视的眼神充满爱意,爱情的温馨便是抵御外界困难的最大力量;二是两人在病房内的一段性爱场景,在欲望宣泄之中,是生命临近终点时,无法掩饰的绝望与悲鸣。

2017-2018电影颁奖季,此片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委会大奖,随后,又在卢米埃尔奖和恺撒奖中两获最佳影片,在美国多个影评人中获得最佳外语片。可惜,这股势头在奥斯卡上被中止,虽获得代表法国角逐最佳外语片的资格,但并未进入最后的提名名单。片中饰演最后死于艾滋病的男孩子西恩一角的,是阿根廷籍演员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他最近在法国影坛上升势头迅猛,不但因此片分获卢米埃尔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恺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还在当年主演了另一部广受赞誉的法语影片《天上再见》,演活了一名戴着面具生活的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