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是暴力外衣下的浪漫

标签:
娱乐影评邪不压正姜文张北海 |
分类: 电影院 |
关于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可谓是跌宕起伏。之前是长长的期待,毕竟他在《一步之遥》后已有5年未出作品,这次改编的又是张艾嘉的舅舅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故事背景还是文青们最爱的民国时期,影迷们是翘首以盼,瞪大了双眼。可一旦大幕开启,电影见到了观众,那真是喜欢的真喜欢,讨厌的真讨厌,电影评分高开低走,说姜导肆意胡闹甚至是姜郎才尽的评论不绝于耳,票房增长也是步伐趋缓。
就我个人而言,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为此我还先写了一首小诗给观后感打前站。能让我这样做的电影不多,它一定是触动了我的感情和思路。在我看来,它就是一部带有浓郁姜文风格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穿着暴力外衣的浪漫影片。所谓的浪漫,不只是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交往,也包括一位编导对那座养育他而他却从未在它怀里更是回不去的老北京城的浪漫,这一点在飞雪的城外,在自如的城墙上,在茫茫一片托载人物情感的城市之顶上都可感受得到。
说起风格,这正是很多影评人对此片诟病的所在,人物跳脱,逻辑混乱,台词生涩,等等。但我却不这么看,正如姜文在影片中对影评人的调侃,不仔细观影而是套路批评的影评,更像是寄生在影片身上的,为批而评的态度已经让我们误读了很多的影片,过分肆意的不是在影片中把细节落到史实的姜文,而正是这些浮在表面找意义的影评吧。
姜文的电影语言当然不是完美的,没有缺憾的,但在《邪不压正》中,这些瑕疵并不会阻碍我对影片的喜爱。很多时候,可能是有些观众看多了真正烂片的表达方式,对于如此鲜明而个性的姜式电影语言还不适应,如果欣赏的点不在轨道上,找不到共鸣也是必然。姜文在此片中用戏虐来批判,用肆意来揭示一个时代的荒唐。民国真的是很多文青所欣赏的民国吗,那恐怕只是一个我们头脑中加了滤镜的理想国,片中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乃至对生命如草芥的漠视,或许更接近真的现实。那是一个文化生长的时代,也是一个暴力横行的时代,这些都存在。
李天然这个人物,我并不觉得突兀,反而是他的简单与天然,具有一种冲破城府与虚伪的力量。许多评论对李天然最后穿着和服与朱潜龙过招感到不可理解,不合逻辑,但如果你是认真观影的,就不难明白这样的安排,他实际上是在代替已经废掉的根本一郎在打斗,因为让恶人与恶人相斗本来就是他的初衷。因此,当他回到关巧虹身边时,那一定是要穿回中式长袍的。影片最后,唐凤仪从城楼上纵身一跳砸死骑在石狮上拍照日本军官的情节,也被人称为是抗日神剧般的设置,为此影院中也会引起一阵哄笑。可是,这一段恰恰是勾出我泪水的画面。不解释,懂的自然会喜欢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