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唱出梦想

标签:
娱乐影评缝纫机乐队大鹏喜剧 |
分类: 电影院 |
当初,是打算走进电影院支持一下大鹏的新作《缝纫机乐队》的,但是阴差阳错,最终还是未能成行。好在还有智能电视的电影库,时隔一个多月,已能在电视上观看。从一个喜剧演员到一个电影导演,是《煎饼侠》一片助大鹏完成了转型,一步成功,是好的开端,也为以后的继续提升了压力。《缝纫机乐队》仍然延续了梦想与小人物的主题,容易找到普通观众的心理契合点,但观众的要求也会比之第一部作品上一个台阶。
那么,这个台阶究竟上得如何?普遍的看法是,《缝纫机乐队》较《煎饼侠》有进步,看得到大鹏在创作上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仍然没有完全转化为影片品质的提高。我个人的观后感是,这是一部还值得一看的喜剧中带有情怀的电影,但也是一部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影片,某些环节和场面不乏感染力,比如涉及对梦想不懈追求的情节,比如最后演唱会的大场面;可是,在整体逻辑的合理性以及人物塑造方面,还是显得有些单薄或有起伏。
虽然影片的落脚点是情怀,但形式还是喜剧,可是喜剧的构造总体上还是有些老套,有些包袱准备一抖,观众已知结果的情形,模式化和概念化的成分还是偏多。这一点在几个配角人物的塑造上更为明显,脸谱化的人物设定或者端着表演的问题都有,没有达到用小人物的状态来诠释小人物生活的效果。出现这样的状况,可能还在于编导的野心与能力之间尚有差距吧。
情怀,也一样不能是空中楼阁的表现,同样需要接地气,才会令人信服。就比如,最后激动人心的那个演唱会场面,单独来看,荡气回肠,令人热血沸腾,但在细节上还是会有过度表现、不合情理的问题。要说影片最成功的部分,可能应该是音乐了,赵英俊创作的几首作品都好听而契合影片情节。这位通过选秀出道的“潇洒哥”,转入幕后几年,默默耕耘,顶着一个标志性的爆炸头,在最近进入创作的爆发期,有才华终不会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