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梁庄记•梁鸿

(2017-07-06 12:42:48)
标签:

文化

书评

出梁庄记

梁鸿

农民

分类: 图书馆

 出梁庄记•梁鸿


历史,总是在概念下宏大着,淹没了生命的意义。梁鸿,一位生长于河南农村土地上的专家型女作家,用5年沉下去心的调研,打破了这种宏大叙事的遮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文字中发声,讲述这些走出乡村却又未融为城市一部分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经历,组合出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凝成的不再冷漠的历史。在这本《出梁庄记》之前,梁鸿的另一本书——《中国在梁庄》已经赢得了读者口碑与专业奖励的双重肯定,续上的这本书保持了既有的风格、质量,继续得到肯定,并将对梁庄人的纪录延伸到了全国各地。

我没有看过《中国在梁庄》,但从访谈录和文学评论中不难了解到,《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虽然一个立足土地,一个立足人,但讲述的都是人与土地的关系,而且从关联性上都关注的是梁庄及其所养育的百姓。尽管,后一本书的主角是那些离开梁庄四处谋生的人们,但无论他们是否准备着在日后回归梁庄,他们的根都始终在那里,他们的人生都抹不去在那里生长的印记,这一点与那些在异地出生或长大的后代,有着根本的区别。

书中文字,基本上都是依着各位被采访对象的口述而展开的,辅之以对主人公生活环境、职业及家庭关系的交待,作者自己则几乎隐在一旁,完全是一个少作打扰的观察者。这样的安排,完全符合调查体作品的特性,既不喧宾夺主,更不会以作者的主观性来偏差读者的直观阅读。与此关联,作者的写作更多的是呈现这个大变迁时代从农村走出来改变着生活状态、职业身份的这个群体的现状,并从这种现实描述中展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把更多的思考空间交给读者。

梁鸿作品的成功,也在于她摆正了自己在写作中的位置,她让自己与家乡的根源成为其文字的温度与平易,化解着被采访乡亲们的戒备与冷漠,从而走进他们更为真实的内心。最为重要的是,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更广阔的走出而自不量力地想去做一个救世主或怜悯者,只是以一个乡亲的正常感受去表述她自己对那些口述与相遇的所感所想。在中国,农民和乡村,是自古以来就一直被忽视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梁鸿带我们走近这个群体和这片土地。

 

[背景]

出梁庄记•梁鸿

梁鸿,河南省邓州市梁庄人,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已出版《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其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曾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等奖项。

(转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梁鸿/908438#viewPageConten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