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尼•厄德曼的人生经验

(2017-03-03 11:36:18)
标签:

娱乐

影评

奥斯卡

托尼·厄德曼

最佳外语片提名

分类: 电影院

 托尼•厄德曼的人生经验


德国影片《托尼·厄德曼》进入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五强名单,因为此前在2016年欧洲电影奖中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女主角等所有大奖,而擒获小金人的呼声一度很高,但奥斯卡最终选择了演职员均无法入境美国的伊朗影片《推销员》。或许,这会被看作是学院对特朗普限穆令的无声抗议,难免有政治影响评选的成分;但是,前有《一次别离》,我更愿意相信决定因素仍是政治。

其实,与获奖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一样,德国女导演玛伦·阿德聚焦的也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于平凡中探讨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稍有不同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托尼·厄德曼》的表现形式相对更为轻松一些,不但有喜剧的表达,甚至某些情节的设置还有几分荒诞的成分。而笑中带泪,苦中有悟,剖开表象看到生活的本质,则是关注现实生活导演们的共同点。

《托尼·厄德曼》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即便放在当今中国一线城市的背景下,也毫无违和感。父亲温弗雷德是一位老小孩似的钢琴师,当他看到在外工作的女儿完全陷入工作之中,不断地接听着工作电话,忽视了身边的生活及亲人,就想着要帮她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只身前往女儿工作的布加勒斯特,让自己变成了假想的托尼·厄德曼,“闯入”了女儿的工作和生活。

托尼•厄德曼的人生经验

女儿与父亲不断地摩擦,不断地冲突。父亲希望女儿摆脱当下被工作和名利牵着走的状态,可以去感受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女儿则觉得父亲在强行干预自己的生活,不甘心让自己的付出与追逐的目标相悖。然而,在经过一次次的直接对立以后,女儿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开始将工作目标向生活意义调整,而非屈从于生存压力。

父亲在影片结尾时的台词,点题了全片主旨,“所谓生活的意义,问题在于……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被日常琐事所占据,干点儿这个,干点儿那个,而生活则如流水一般,人生亦是如此,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呢?有时我会想起,你小时候学着骑自行车的情景,还有,我在公交站找到你的那一天。遗憾的是,我们永远都只是后知后觉,而当你身在局中时,却无法觉察。”女儿在此时,从父亲的上衣兜里拿出他恶作剧的道具假牙,放在自己的嘴里,又戴上了祖母收藏的旧帽子,扮起鬼脸。父亲欣喜于女儿的放松,决定去拿相机定格下此刻的美好,女儿安静地在阳光下等待着父亲,全片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