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初识英伦面(5):湖光山色

标签:
旅游苏格兰高地罗蒙湖尼斯湖 |
分类: 旅行社 |
8月2日,环岛游进入第三天,主题为湖光山色。
因为今天的行程要往返格拉斯哥,路程较长,仍然需要一大清早就启程。总的来说,虽然跟团游会有赶路的成分,但这次英国的两个团都还没有过于疲惫的安排,基本上早8:00出发,晚餐前都能抵达住宿酒店。不过在景点的安排上,还是有典型的华人旅行社特点,尽量多安排些景点,以走马观花为主,对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受仍然关注得少,而这部分的弥补就需要有运气遇到一位好导游。这次环岛游的男性王导,虽然一上来有些脸黑,喜欢炫耀自己的老资格,琐事上絮絮叨叨;但几天相处下来,专业性得到家人的一致认可,尤其是,节骨眼上的事情不马虎,也不罗嗦,游览建议实用。人无完人,要紧处到位就成。
今日的第一个景点是苏格兰最大的湖泊——罗蒙湖。早晨,北方,湖边,一片安宁之中,小风一吹,这苏格兰的夏末真是不够暖和。不过要论避暑,那是没挑的。因为来得够早,湖边的风光就由我们一行独享;因为没有乘船观湖之类的安排,心情和脚步是完全的放松。除了外来的我们,这里只有水面上的野鸭和天鹅,共享着清晨的阳光,近看湖水缓缓起伏,远观山丘默默矗立。每一处美丽的地方,总有着爱情的传说,而罗蒙湖的爱情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相伴,那就在《罗蒙湖》的歌声中赶往下一程吧。
















[背景]
罗蒙湖也译为洛蒙德湖,位于苏格兰高地南部,南端距格拉斯哥27公里。四周被山地环绕,南部略成三角形。洛蒙德湖的水体面积是大不列颠地区最大的。从水容量方面来看,洛蒙德湖位居第二,次于尼斯湖。从整个英国来看,洛蒙德湖的面积仅次于北爱尔兰的内湖。
民歌《洛蒙德湖》(Loch
Lomond
歌词:
By yon bonnie banks and by yon bonnie braes,
Where the sun shines bright on Loch Lomond
Where me and my true love were ever wont to gae,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O ye’ll tak’ the high road and I’ll tak’ the low road,
And I’ll be in Scotland afore ye.
But me and my true love will never meet again,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Twas there that we parted in yon shady glen,
On the steep, steep side o’ Ben Lomond.
Where in deep purple hue, the hieland hills we view,
And the moon comin’ out in the gloamin’.
O ye’ll tak’ the high road and I’ll tak’ the low road,
And I’ll be in Scotland afore ye.
But me and my true love will never meet again,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The wee birdies sing and the wild flowers spring,
And in sunshine the waters are sleeping:
But the broken heart, it kens nae second spring again,
Tho’ the waefu’ may cease from their greeting.
O ye’ll tak’ the high road and I’ll tak’ the low road,
And I’ll be in Scotland afore ye.
But me and my true love will never meet again,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转自:百度百科,
下一站,是以湖怪传说闻名的尼斯湖,而此前的路程,大巴一直在苏格兰西高地上行驶。这里,虽然平均海拔只有七八百米,称不上高山峻岭,但坡陡云低,让它别有一番气势。途中,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临时停留,让大家下车近距离领略一番高地最美的风光。
此时,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山丘连绵起伏,微微泛黄的青草在风中轻轻摆动,大团大团的白云缀在蓝天之上,更有一大簇如华美的帽冠,罩在正对面那最高山峰之巅,遮住了它的真面貌,留下一丝引人探寻的神秘感。高处的路基与远处的山丘夹着一大片的谷地,想想看,这里真是徒步的好地方。右手边的远处,是一大片湖水,如一面明镜,平静地映照着周边的景色。立在这里,沐着阳光,吹着清风,内心无比开阔而安详,真希望脚步与时间一同停留于此。
旅行仍要继续,在穿越格兰科峡谷时,可见到三峰相连的三姐妹山,她们分别名为Hope、Fair、Charity,讲述的又是一个望夫从战场归来,苦等无果终化身山峰的故事。由此看来,在遥远的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外的传说都有着相似的脉络。一路上在高地与湖泊间穿行,那云开天晴时的湖面,点缀着游艇的风帆,是最美的。

































[背景]
苏格兰高地(Scottish Highlands)是对苏格兰高地边界断层以西和以北的山地的称呼。许多人将苏格兰高地称为是欧洲风景最优美的地区。苏格兰高地人烟稀少,有多座山脉,包括英国境内最高峰本内维斯山。虽然它位于人口密集的大不列颠岛上,但这里的人口密度却少于相似纬度的瑞典和挪威等地。
“珍视自由和爱人”这是苏格兰人祖先所传承下来的信仰,苏格兰人很尊重自己的祖先,很在乎自己的历史,他们喜欢说那些战斗的故事,喜欢并珍惜自己的民间传说、音乐,虽然那些不知名的景点,小小的城堡,或是一个破败的战场,可能算不上什么,但苏格兰人却视这些为国家重要的财富,不容许其受到破坏、玷污。
作为冰河世纪的最后一个据点,苏格兰高地的美让人难以捉摸。
(转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苏格兰高地)
今日的重头戏是尼斯湖游览。正午时分抵达那里,超市里终见热食,赶紧填饱肚子准备上船。巧得很,见到了王导途中所介绍的与湖相通的运河开闸过船的情景,阶梯式的船闸开启起来,大小船只慢慢驶过船闸,最终行进湖中,也是小小的壮观。
尼斯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是英国的第一大淡水湖,而是与之密不可分的水怪传说。游船上的声纳探测仪清晰地告诉游人湖水有多深,或许也时刻监测着水怪的出现。尼斯湖的湖体呈U字形,有一个深度陡降180-200多米的分布,最深处达到300多米,加之湖水富含泥藻,呈深黑色,地处高寒地带却终年不冻,这些都给水怪传说创造了条件。这也让我想到同样有水怪传说的新疆喀纳斯湖。
水怪终是一个传说,尼斯湖本身的风光实属一般,听听船上小哥略带夸张而声情并茂的讲解,找一块印有水怪剪影的船舱玻璃,拍一张“发现水怪”的模拟照,也就算是完成了游览的“任务”。两天来,游了三处湖,还是感觉,相对于湖光,大不列颠的小镇风情才是更为赏心悦目之处。





























































[背景]
尼斯湖(Loch Ness)亦译内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湖长37公里,最宽处2.4公里。面积并不大,却深。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298米。该湖终年不冻,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与北海相通。位于横贯苏格兰高地的大峡谷断层北端,是英国第三大的淡水湖。海拔52英尺,24英里长,一英里宽,对外唯一的联络水道是尼斯河。
关于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但当时的人们对此并不相信,认为不过是古代的传说或无稽之谈。
直到1934年4月,伦敦医生威尔逊途经尼斯湖,正好发现水怪在湖中游动。威尔逊连忙用相机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虽不十分清晰,但还是明确的显出了水怪的特征: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种的水生动物,而很像早七千多万年前灭绝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进入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大举搜索水怪。但遗憾的是,除了又录下一些声纳资料之外,一无所获。
但只要没有真正找到水怪,这个谜就没有揭开。人们对于水怪是否存在的不休,谁也不能妄下结论。对此,英国作家齐斯特说道:“许多嫌疑犯的犯罪证据,比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证据还少,也就绞死了。”这倒不失为古今对水怪之谜的一个幽默而又巧妙的评价。
(转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尼斯湖/81973)
从尼斯湖返回格拉斯哥是原路,一路上我时睡时醒,天色不同,景色也有不同。晚上入住格拉斯哥的ibis酒店,旁边的ODEON电影院是全英连锁的,据说其老板现在是王健林。晚餐在附近的中餐馆PANDA用自助餐,还算实惠,而且对孩子还分三个年龄段优惠。说到照顾老人、优惠学生和孩子,是英国的常态。不过,这里的中餐更为适合老外的口味,油炸的食品多些,热炒的蔬菜少些。晚饭后,有点毛毛雨,在河边散步消食时,不禁会问自己,这就算是英国第三大城市、苏格兰最大城市的市中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