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赎哈德维希

(2016-08-23 12:00:25)
标签:

娱乐

影评

哈德维希

宗教

法国

分类: 电影院

 救赎哈德维希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涉及宗教题材的影片,对于宗教又多了一些思考。法国导演布鲁诺·杜蒙在2009年执导的影片《哈德维希》,对宗教信仰的极端性作了十分温和的批判,我基本认同他的观点。宗教的功用应该是照亮失望的人心,给予支持的力量,而非用宗教神秘的部分来操控信徒的思想,让他们走上行为的极端,背离宗教的善意。

片中的赛琳是一位见习修女,已立下终身侍奉上帝的誓言,并为此虔诚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极端的严苛,令修道院的嬷嬷也觉得有些过分,几番劝阻无效后,只好将她“逐出”修道院,让其回家反省。居家闲逛之际,她结识了阿拉伯青年亚辛,尽管双方互有好感,但赛琳的爱已经归于上帝,是这段感情无法向前再迈一步,只能停留在好友的层面。

救赎哈德维希

赛琳的内心有着对于上帝强烈的爱与敬仰,但同时,俗世中柔弱的身躯又似乎感受不到上帝对她的回应,这既令她十分痛苦,更让她陷入迷惘。正在这一关键时刻,亚辛介绍她认识了同样有着狂热宗教信仰的哥哥纳赛尔,尽管两人信仰的宗教并不相同,但是信仰同样坚定,将自己奉献于上帝/安拉的信念同样坚定。在纳赛尔的影响下,赛琳又回到了修道院。

就在片中的人物似乎回到修心安宁状态的时候,编导用一个凯旋门前的爆炸镜头将其打破,这一处理隐讳地揭示了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暴力威胁,也给每一个人以警醒。如果对比这几年在欧洲土地上屡屡发生的事件,不难发现,杜蒙在七年前对于宗教极端力量的先见之明。可怜的赛琳再度陷入迷惘,选择了投湖自尽以追寻上帝,编导此刻再度出手对极端的宗教信仰施以批判,让一名刚刚出狱在修道院做建筑小工的男子救了赛琳。重新回到人间的赛琳能够因此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