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洞见人心

标签:
娱乐影评天空之眼恐怖主义 |
分类: 电影院 |
就在前不久,战场上失利的IS组织6天时间里在3国连续制造自杀式恐怖袭击,造成近300名平民的丧生,疯狂与残忍程度令人发指,他们是在与整个世界作对,与全体热爱和平的人们作对。当宗教走向强烈排他的极端,视一切的异教都是需要铲除的邪恶,他们就才是真正的邪恶。自911事件以来,反恐片一直是好莱坞战争片的另一种形式,今年刚刚上映的《天空之眼》就将镜头聚焦于一次对恐怖分子的“斩首行动”。
故事的发生只是一天之内的几个小时,但因为涉及生命的抉择,就变成了最漫长的一天。在英美的反恐联合行动中,英方情报官员在肯尼亚发现了追踪6年之久的恐怖分子头目,并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捕捉到他们的脸部特写,经识别系统最终确认。当时,恐怖分子正在策划一起自杀爆炸袭击,这使得“斩首行动”的实施更为必要和紧迫。然而,爆炸范围区域内突然出现一名出售面饼的小女孩,让行动抉择变得复杂,法律与道德的潜在责任令决策者们犹豫不决。
是以这名小女孩的生命为重,还是顾及自杀爆炸所威胁的更多生命,这样在两害之间的取舍,让我想起哈佛公开课中关于“正义”的那个著名问题: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是继续选择驶向有5个人的既定轨道,还是改道只有1个人的另一条轨道?前者维持了程序的公正,后者则实现了结果的最大化,然而,生命的价值难道就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吗?
这样的战争伦理问题,其实是无解的,无论是选择哪个方向,都意味着平民生命的被剥夺。对于执行斩首行动的战士来说,眼前的女孩因为真实而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潜在的牺牲却因为距离感而放在天平的远端。那么,对于那些决策层的官员们,内心的砝码又有多少离开名利、声誉、责任的纯粹?在最终实施定点轰炸后,银幕上的时间仿佛凝固,出现一段无声的静谧,裹挟着所有人的情感与思考加速旋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