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是美丽的痛

标签:
娱乐影评上海国际电影节英法离别是美丽的 |
分类: 电影院 |
于我,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购票,完全没有冲着那些大热门而去,而是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一些我看中的文艺片或是感觉是自己菜的影片。6月15日在八佰伴新世纪影城观赏的《离别是美丽的》,在选片时,却有些退而再求其次的补空意味;而事实也证明,在前后观赏的8部影片中,这部由安德鲁·斯特格奥编导的影片或许会是品质上垫底的一部。
我的选片除了两部国产片和一部日本片,其余的都是所钟情的欧洲片,而且国别没有重复,这也是当初为填补观映日空白而选择这部英法合拍电影的一个动因。应该说,这样一部反映家庭伤害与青春期少年心理的影片有着一个较好的故事基础,但是遗憾的是,编导的逻辑过于杂乱、镜头语言过于自我,为了涵盖更多的想法,反而是冲淡了主题,扰乱了观众的思考,甚至因为“狗血”的情节而导致几处笑场状况的发生。
影片描写了英国少年埃利奥特一家人准备出售法国乡村别墅前与法国少年克莱芒所发生的故事。埃利奥特正处于青春萌动的年龄,同性恋父亲的疏离,婚姻不幸母亲的困扰与情绪波动,让他难以感受到正常的家庭温暖,一方面沉浸于自己的文字中,与内心和幻想对话;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同龄人克莱芒的吸引,渴望着一份温暖与同伴的认可。
克莱芒在这一家人中,既像是时时缺位的丈夫与父亲角色的某种代替,又是父母情感压抑与少年情窦初开之间由本不相干关系所形成的对抗。如此看来,母亲亲吻克莱芒的狗血镜头,实则是这种背景之下,一个女人因为错与同性恋者结婚的长期压抑和知晓儿子也有同性恋倾向后的困扰双重作用下,一次无奈的、爆发式的报复与抗争。
家庭的伤害,往往因为关系的亲密,而将个人的错误转嫁于相互之间关系的维护中,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死结的解决,其实惟有跳出这样的关系,终结伤害传导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理解,埃利奥特最后在一场争斗后,穿上克莱芒的外套,跑到他们最初相识的大坝,然后卸去所有衣服跳入水中,完全是一次自我救赎的仪式。可惜的是,编导的焦点过于分散,镜头语言过于随性,未能很好地、完整地、清晰地展现主题。不过,摄影的英伦风以及埃利奥特的扮演者埃里克斯·劳瑟的表演都值得称道,后者还曾在《模仿游戏》一片中扮演过小图灵,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