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悲剧之思悼:八日的记忆

(2016-05-24 09:32:48)
标签:

娱乐

影评

思悼八日的记忆

韩国

分类: 电影院

 父子悲剧之思悼:八日的记忆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弑父情结”,说的是在一个父权具有绝对权威的家庭里,父子之间在深层心理上存在一种复杂的关系,“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往往在钦慕中不乏恐惧,崇拜中又夹带了怨恨,爱恨交加的情感便使儿子产生强烈的恋母弑父倾向”。在现代社会,由于弑父倾向与社会伦理相违背,儿子不得不将这一心理倾向压抑于心里,而在假想的情感弑父之后完成成长,或是在成人后的意识中树立起类似于严父的权威形象。

去年的韩国高票房、高口碑电影《思悼:八日的记忆》,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弑父情结的故事,只不过最后是更强势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可悲可叹。思悼是朝鲜李氏王朝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的儿子,在其长兄离世后,被立为太子。李昑对思悼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但是,望子成龙的压力屡屡以父亲对儿子否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令人格独立的思悼在受挫之余,渐生对抗的情绪。

父子悲剧之思悼:八日的记忆

在缺乏有效沟通渠道的情况下,日复一日的情绪积累,演变为父权不容违抗与儿子日益反抗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终于导致思悼在失控的状态下,一怒而去弑父。本来的父子矛盾,在父亲的失望下被放大,加之与政治纠葛交织在一起,终于让李昑做出了虎毒食子的决定,将思悼禁锢在米柜之中,经八日,活活饿死,上演了一出人间悲剧。

抛开人物的皇家背景,以及“虎毒食子”的极端结果,这样的悲剧,在父权强势的一般家庭中也是常见的。在东方国度,封建的父权、夫权思想根深蒂固,每当父亲的威权被日益长大的儿子的独立思想所挑战,以刚克刚,互不理解,常常酿成恶果。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唯有伤害的方式最不可取。爱,终归应该是尊重、理解与包容,而非争胜的战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