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白蜻蜓

标签:
文化影评白蜻蜓张涧赤独立电影 |
分类: 电影院 |
9年前,曾在帝都短暂借调,尽管不喜欢它的很多,包括不适应那里的空气,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喜欢,就是那里的文化氛围,不只浓厚,而且多元,这是当时略显单调和自我沉醉的魔都所无法比拟的。9年过去了,魔都的文化环境在一点点发生着改变,除了一如既往的海派与对外来文化的快速接纳外,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能为个性化的文化与小众的欣赏留出空间,是文化的真进步。
更为可喜的是,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中,还有越来越多的免费文化活动,为更多人的参与和欣赏圈子的开阔打通了开放的渠道。在过去不久的一个周末,曲阳文化馆就举办了一场免费电影欣赏活动,一部注定不会走入院线的独立电影《白蜻蜓》有了一次与观众的交流机会。这部电影是导演张涧赤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完成于十年前,仅仅花费了四万元的制作费。
张涧赤导演是学动画出身的,原本在《白蜻蜓》中他也希望尝试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但因为经费与能力的不足,最后只能抱憾。此后,他一直从事动画片的编剧工作,也出版了自己的原创小说。他对生死的话题情有独钟,这样的偏好也体现在作品之中。在《白蜻蜓》的创作里,他就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叙述了在生死空间交叉情形下的思考。
既是独立电影,又是毕业作品,正如导演自己所言,是很任性的创作,也有很多不完备和遗憾之处,尽管在影像表现和叙事结构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在逻辑与细节上却有很多欠缺,节奏把握的不足也明显的,导演自己也说现在不好意思回头看。但是,可能是影片得过独立电影奖的缘故,在映后的交流中,无论是年轻观众还是老影评人,都用劲要把谈话提升一个层次,令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导演很多时候口拙而难以接续。这大概就是一种现象吧,对于作者特性明显的作品,偏要去用自己的理解看懂,或是抛离最直接的感受非要赋予更高的意义,这不是累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