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穿堂风•畸笔叟

标签:
上海穿堂风畸笔叟郑健上海故事 |
分类: 图书馆 |
畸笔叟,在朋友间,我们都习惯称他为“老叟”。
认识老叟也有年头了。具体什么时间,什么方式,第一次在网上认识,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一定是在MSN空间最火的时段。因为,只有在具有强大的“人以群分”的MSN空间,才会认识这样基本思维频道统一、却不乏自我风格、无论观点是否一致还能保持距离默默彼此欣赏的朋友。
以后,也有几次和老叟线下同游的机会,但皆是半天内的短途,更多面对面的交流如第一次见面一样,都是在餐桌上进行的。每一次的见面,我和其他的网友一样,都习惯于倾听他天南地北的神侃,没什么设定,也没什么羁绊,一如他的文字,挥洒自如,放马纵横。
那日,老叟少有地微信和我私聊,只向我要邮寄的地址,原来是福利到,他要把自己的两本新书签字送我,这自是开心的事情。而老叟那些与养育他的城市有关的文字,虽已在早前的MSN空间,后来的新浪博客,现在的微信公众号里陆续读过,但捧着有油墨香的书籍来读,感觉又上一个层次。况且,这样的用心文字,让更多的本土上海人和新上海人读到,都是太应该的事情。
这一本《上海穿堂风》,分为风情篇、风景篇、风韵篇、风味篇、风怀篇、风物篇、风议篇、风镜篇等八个板块,老叟用近60篇散文随笔,描摹了如今正在走远的、似曾相识或似有记忆的上海都市生活,及其活在其中的人们。对于我这样记性不好的人来说,有老叟这样的作者就再不怕对上海“失忆”与“陌生”了。
穿堂风吹过,老叟再开讲。
[背景]
《上海穿堂风》自序:
百余年来,上海一直领着风气之先,那是因为开放的上海八面来风。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最后都要变成“穿堂风”,刮到弄堂里来,刮到人们的耳朵里来。
谁说这“穿堂风”来无影去无踪?我就来做做这徒劳的捕风者,试图留住百余年来上海千姿百态的风影。但愿这“穿堂风”依然不失清新。
(转自:新浪博客“子夜书社”,http://blog.sina.com.cn/ziyeshu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