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欧亚行:(6)在罗马一日轻松跨两国

标签:
旅游罗马梵蒂冈圣天使堡真理之口杂谈 |
分类: 旅行社 |
清晨,随赶着上班的罗马人出门,街道安静。乘地铁来到同样因为《罗马假日》而出名的西班牙广场,它尚沉浸在“罗马假日”之中,清洁工用高压水枪自上而下清洗着阶梯,晨光洒在三三两两早起的游客身上,安静而温暖。广场高端,是建在小山丘之上的蒙太圣三一教堂,其直对的广场底端,一座破船造型喷泉静静地等着游人熙攘起来。等到正午时分,再次返回这里,场景依然转换,小小的广场上满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台阶上更是很难找到落脚的空隙,而台阶对面遍布奢侈品旗舰店的孔多蒂大街,更是加剧了游人的如织。
教堂内的小型宗教仪式丝毫不受游人的影响,在每一个小厅内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堂是免费参观的,登顶教堂则是收费的。去到教堂穹顶,有两种途径,一是花5欧元沿着狭长而曲折的楼梯徒步而上,二是再多付2欧元乘坐电梯瞬间抵达。我自然选择了徒步的方式,不过事实证明,登高教堂穹顶,还是一件相当考验人的事,既需要体力,还需要克服恐高,以及旋转楼梯可能带来的眩晕,我的同伴就在半途中无奈放弃了。但是,登到高处的视野与风景绝对值得这样的付出,不但可以远眺梵蒂冈广场及周边的全貌,也可以体会到信徒们所言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圣彼得大殿外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56-1667年间,由贝尼尼设计。该广场是罗马的著名广场,周围由双重高大挺拔的圆柱围绕,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6万多人,教皇在礼拜天的弥撒、在圣诞夜和除夕夜的晚祷告皆在此举行。广场的正中央立有一座方尖碑,高37米,碑身由四只铜狮背负。这座石碑也是舶来品,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市集广场转移过来的,教宗西克斯图斯五世在1586年动用900人、150匹马和47部绞盘机将它再移到现在的位置。方尖碑的两侧还有两座喷泉,建于更晚的17世纪。由于时间与体力的双重关系,我们放弃了需要排更久队伍才参观得到的梵蒂冈博物馆,留下些与其中艺术珍品擦肩而过的遗憾。如果时间确定,对此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事先进行网上预约,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背向圣彼得大教堂,沿着街道一直向前走,来到台伯河边,就看到了圣天使桥以及桥梁正对着的圣天使堡。这座城市中的城堡,曾出现在国产电影《我们结婚吧》及其他多部海外电影的场景中。登高眺望,这里可以看尽台伯河两岸风光,也可以远眺到梵蒂冈的全貌。在城堡上,尚有几门古炮留存,提醒我们这里曾经是阻止外敌入侵的要塞,而城堡内那些似迷宫的房间,又在昔日的监狱和罗马教皇宫殿间转换并恍惚着岁月的变迁。圣天使堡最初由罗马皇帝哈德良于123-139年间以家族墓地之名兴建。6世纪时,罗马发生严重的瘟疫,教宗格列哥里一世组织消灭瘟疫的忏悔巡游到此,见到天使长弥额尔显像,认为此神迹预示着瘟疫将结束,遂得到现名。11世纪时,陵墓变身为监狱;14世纪后,这里又随着政治风云不停地变换着教堂、避难所、监狱、教皇临时住所等身份。熟悉意大利歌剧的朋友或许还会记得,普契尼歌剧《托斯卡》的第三幕,主人公就是从圣天使堡的城墙上一跃而下的。而今天,这里只是一座刻下历史印记的博物馆。
攻略上的功课都基本完成,吃好中饭,行程也变得悠闲。在寻找另一处《罗马假日》场景——真理之口的路上,忽然看到一处熟悉的景致,那是在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第一季中曾出现过的罗马古运动场,运动场中央那棵孤独而挺拔的大树尤其显眼。如今,这里更像是一个公园。一群中学生临时起意,在此玩起了背人赛跑的游戏,青春的气息与无羁的快乐立刻在午后的空气中弥散开来,真的是青春无敌。
随着这帮快乐的年轻人,来到罗马的最后一个景点——真理之口。在科斯美汀圣母教堂门口外的侧墙上,有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人们都“相信”,如同电影《罗马假日》中记者对公主所讲的,当人们把手放进海神雕像的口中,如果说谎,手将会拔不出来。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善意的玩笑,但人们还是耐心地排着队,等着检验自己说真话的勇气。我按照门口汉字手写的“请捐香火钱”行事,并帮一独行洋美女拍好照后,走进门后的教堂,很喜欢这里的小巧、宁静和朴实,还有不知哪里传来的男声吟唱的圣歌。那一刻,只想席地而坐,让我静静……
跑完所有计划中的景点,坐在街边,喝杯咖啡,吃个甜筒,快乐就是内心的接受与享受。明天,就将在佛罗伦萨领受另一种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