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等待季节转换的花儿

标签:
房产旅游鲜花后滩公园世博公园杂谈 |
分类: 旅行社 |
春夏交接之时,有亲戚从外地来,想让他们看到外滩、城隍庙、南京路、新天地之外的非常规上海,于是,就选择了浦东原世博园内的两个公园,一个是充满野趣的后滩公园,另一个是船厂区改造而成的世博公园。
后滩公园,保留了湿地的特征,春有油菜花成片的鲜黄,现有麦穗成片的成熟,加之各种雏菊、苜蓿一块块地绽放,水岸成趣,自然生态。可惜的是,那天后滩公园部分封闭维修,只逛了一小段,没能尽兴。好在从那里到世博公园的一路上,鲜花不断,两位老人拍得开心,作为陪同的我,也边走边拍,记录下这些为钢筋水泥的城市添彩的生灵。
世博公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工业痕迹与公园景色混搭在一起,有记忆,有变化,也算是很好地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昔日世博会主题。或许,从窄的角度去衡量,对世博会有着很多的争议;但站在城市发展的层面以及城市管理的理念去思考,带给这个城市以及其中的我们的仍有太多还在持续发酵的收益。
【背景】
后滩公园占地14.2公顷,地处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区,西靠黄浦江、北接世博公园及卢浦大桥、南邻密集社区群、东面是上海后滩房车文化园。
公园保留了场地内的原有一块面积16公顷的江滩湿地,茂盛的柳树和芦苇群落,供多种鸟类栖息并发挥河水净化和防止洪水侵蚀等功能;改造原有水泥硬化防洪堤而成为生态型的江滨潮间带湿地,供乡土水岸植被繁衍生长;同时,根据现状绿化及湿地分析现状用地及工业遗存分析湿地净化系统示意狭长的场地条件,设计了一个人工内河湿地系统,绵延1.7km,宽窄不一。
上海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黄浦江南岸,担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实现上海城市跨越浦江、塑造体现上海各个发展时期城市意象的功能。世博公园应以上海市公园绿地的现状和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结构出发,研究其在整体系统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及作用,需要给城市提供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为城区市民创造出良好的游憩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可确定它为城市永久性的公园绿地。因此,世博公园是具有生态风景、科教文化、户外观演等功能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大型公园绿地。
“中国扇”造型的世博公园非常别致。通过大树在不同位置的整齐排列,形成空气对流和视线延伸;坡地变化的景观、防汛墙的景观与防洪的双重功能布局,与黄浦江形成有机整体。
此外,这里还将留下人们对于滨水工业的记忆。公园的原址是上钢三厂和江南造船厂,两座原来的塔吊有望被保存下来,改造成立体绿化;而江边唯一的一个内凹式码头,将成为天然的“水中舞池”但点缀“扇面”的植物并不一定能保留到2011年世博会期间。据介绍,由于世博会将横跨夏秋两季,而且世博公园又临近江边,有些植物是否能经受得起温度、风力、湿度的考验还不得而知。
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下、北邻黄浦江、占地29公顷的世博公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整个规划结构犹如一把“中国扇”。“世博公园里50多个品种、3700棵大型乔木的种植都是方阵式的布置,而且这些乔木的胸径、冠幅、分杈点、蓬径、形态姿势己乎是同一规格,种植上做到呈放射状。”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超告诉记者,大型乔木构成了折扇的“骨架”。
选好“骨架”,其实并非易事。公园里有六棵珍贵的东方杉,现场的绿化工程师告诉记者,20 棵从日本引进的青枫堪称“镇园之宝”:“这种青枫是枫树的一种,和常见的红枫不同因此这些树的大小、高度甚至树杈的角度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转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