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邓丽君

标签:
娱乐爱上邓丽君音乐剧王惠玲金培达 |
分类: 大剧院 |
在华语流行乐坛,邓丽君注定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歌者。尽管天妒红颜,早早地令她香消玉殒,但她的歌声始终绕梁不绝,回荡在一代又一代喜欢音乐人的耳畔。虽然,到今年5月8日,一代金嗓子就已经辞世20年整,可是,每一年在华人的舞台上,都上演着一出又一出以纪念她为名义,以模仿她为形式的演出。在她上个月生日前后,上海文化广场又上演了修排的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这出音乐剧诞生于2011年,其制作班底相当具有实力。编剧是台湾金牌编剧王惠玲,作曲及音乐总监是香港金像奖最佳配乐得主金培达,前者的力作包括《卧虎藏龙》、《色·戒》、《饮食男女》、《夜奔》、《人间四月天》、《京城四少》等,后者的作品也不乏《伊莎贝拉》、《如果·爱》、《十月围城》、《寒战》、《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等。其他,如制作人、艺术总监、导演、舞蹈编导、作词、舞美、灯光、音效设计等人员,也都由来自中、美、韩、加等国的名家担当,制作实力可见一斑。
全剧以邓丽君自天堂返回人间,帮助一位音乐青年周梦君实现音乐梦想的故事为背景,巧妙地回顾了她的音乐人生,穿插了大量的邓氏金曲,重现了邓丽君的经典演出场景,并结合周梦君与其妈妈的经历,反映了邓丽君的歌曲对两代人深深的影响。除了金曲重现,梁芒作词、金培达作曲的原创插曲也相当养耳。这种金曲与原创相结合、邓丽君与周梦君相对照的编排,也兼顾到了中年观众的怀旧需要与年轻观众的欣赏习惯。
对比剧照,此次修排演出较首演从舞美和情节上似乎都有了大的调整。但尽管如此,编排上、情节上的修饰空间也还是存在的。无论是周母的离世还是周父对母子二人的抛弃,受全剧篇幅的局限,都显得有些仓促而生硬,周梦君的人物塑造在突出个性的同时,也还可以更加丰富一些,立体一些。一部原创作品的养成,需要不断的磨合、反馈与再造,就这一点而言,《爱上邓丽君》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