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湿地

标签:
新江湾城上海湿地公园旅游 |
分类: 旅行社 |
初夏,那个周五,培训因时间的调整,空出一个下午,相机正好在手,我决定顶着烈日,去寻找听说了很久的江湾湿地。一路询问,一路张望,听到不同的指向,听到不同的说法——“就在那边”,“湿地不对外开放”,“你要往回走”……
所以,始终我并不知道,我看到的那条沿河的“原生态”绿丛,是否就是湿地;我走进的那座极限运动公园,是否就是湿地:亦或,在这两处的路上,那些楼盘,那些工地,那些马路,是否才是湿地。答案已然不重要,我走过、看过、记录过的才是记忆。
若是湿地变成了公园,应该早已不是了原本的模样。由此,我更喜欢,那一处河边的“湿地”,安静,自然,像极了后来所去过的柏林城市绿地。树木与小动物,才是这里的原住民,经过的我们只是打扰到它们的过客,惟有放慢脚步,保持安静,用心感受,与它们友好相处的轻松、快乐。
江湾,取名的来历就是黄浦江河口处的第一个大转弯边。长江河口、黄浦江河口恰好在原江湾机场及周边部分地块处叠加。潮汛一来,大片土地变成水域、滩地,潮水退后,又露出无边的芦苇、湿地。江水潮水带来长江流域、浦江太湖流域、东、黄海域的大量物种。
江湾地区沿江滩地状况结束于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宝山县令胡济仁沿浦江保留各通江小河口,从蕴藻浜南岸至虬江路筑衣周塘(堤),衣周塘当时抵挡了江潮侵袭,但浦江河口一带水情复杂多变,多年后塘堤时常塌陷,于是天然河网交错,沟浜密布,湿地连片。
上世纪30年代,江湾建造了军用机场,1994年停用。1997年转为民用地。长年的军事禁地,少有人烟,林灌、森林、湿地等等生态环境复出,重新串起了接近“原生态”的脉络。而钢筋水泥开始触须般的延伸整个上海,这里突兀地成了自然孤岛,鸟儿的天堂。
这里是上海市区唯一一块自然生态“绿宝石”,被列入上海未来4大示范居住区。上海东北角的新江湾城湿地公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全、难度最高、施工质量最好的永久性极限运动公园。
(转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182474.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