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溢:分手大师

(2014-07-17 09:48:57)
标签:

影评

分手大师

邓超

喜剧

分类: 电影院

 
    在北京时,看过邓超的话剧,很是惊艳,很是欣喜,很是快乐。所以,当听说邓超准备和他的话剧团队一起,把《分手大师》搬上大银幕时,很是期待。但是,后来,当得知女主演是杨幂时,我的期望值陡然下降,隐隐感觉到了这部影片的味道,会与我的口味渐行渐远。 
    等到影片正式上映,马上听到陆川的爸爸作家陆天明炮轰该片糟糕透顶的消息。说实话,这样的炮轰对我起到了反作用,我觉得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欣赏力的“代沟”,都勾起我自行判断的欲望。但先行看过该片的妻子告诫我,这部电影绝对不值得进电影院看,于是,我还是摒到了有碟片现市。 
    对于电影,我虽有自己的口味,但基本上还是倾向于杂食的。不过,本已做好傻傻一笑的我,还是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失望,甚至一度想终止观看。客观而言,对于第一次执导电影的邓超和俞白眉来说,说影片不及格倒也不至于;但是,也是客观地评价,影片的失败还是出在了编导方面。 
    将一部成功的舞台剧搬上大银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区分两种表演形式的差异,所以,舞台剧以场景为主的展现方式,转化为镜头前的情节,不仅仅是增加些外景或电影化的诠释手段就可完成的,还需要必要的电影逻辑与剪辑功力,否则很容易像此片一样形成碎片化的效果。 
    即便是一部喜剧,依然有其想要表达的意义,尽管我们可以不过于功力地去衡量,这还是电影存在的价值。可以看到出,邓超们在影片中也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某些段落也是深情流露或是鞭挞无情,但总的来说,编导想要表达和展示的东西过于繁多,结果反而是主题不够突出,自己湮没了自己。 
    再说说此片的喜剧效果。我想当初的舞台剧,在这方面一定是赢得过掌声与笑声的,但转战到大银幕后,我感觉喜剧性并不强,也许片中人物也够贱,可是,并非至贱就一定等于喜剧性,运用过度反而会是挠人痒痒。而且,舞台上夸张的喜剧效果,未必在银幕上保持同样的笑点,时间更让喜剧的点必须与时俱进。喜剧不易,期望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子夜月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