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哪部片子开始,香港电影的片名,开始了以“战”结尾的两个字系列,早前有《寒战》、《毒战》,昨天介绍过《心战》,今天则是《激战》。虽然,这样的片名简洁,有的也和剧情相得益彰;可是,看多了难免有些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是相互混淆。所以,“搭便车”也好,“傍大款”也罢,雷同的片名最终体现的还是创造力的弱化。
言归正传,回到《激战》本身。片中的男主角扮演者之一,就是在《心战》中打酱油的张家辉,他凭此片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膺影帝,同片中的小演员李鑫巧也成为该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而彭于晏和梅婷的演出也同样出彩。当然,吸人眼球的不只是表演,还有两位男主角的肌肉秀。
张家辉饰演的昔日拳王,因躲赌债而跑到澳门,靠在健身房打杂谋生;彭于晏饰演的富二代,因父亲投资失败而一夜赤贫,不得不出卖苦力。一场奖金不菲的格斗大赛,把两个本不相干的人拉到了一起,一师一徒,为奖金,也为命运的逆转而展开搏斗。毫无格斗基础的彭于晏,虽竭尽全力,还是未能战胜后来的总冠军选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赛场上失意的他,却因为比赛挽回了生疏已久的父子情。徒弟的失利,激发了师傅日渐麻木的斗志,张家辉的角色报名参加了第二季格斗大赛……
片中的人物,都是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虽命运遇阻,却不甘沉沦下去,彼此支持着祈望摆脱困境。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未必都能终尝所愿,可只要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吸收的肯定都还是正能量。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这部影片也可归入励志片的范畴。片中情感文戏与格斗武戏的有机结合,在编导到位的构造和剪辑支持下,赢得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双收获,却也不算意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