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吴哥(6)

标签:
柬埔寨吴哥洞里萨湖浮村慈善旅游 |
分类: 旅行社 |
该去过的景点,似乎都已经去过了,重点的地方还去了两遍,这最后一天的行程好像要放空了。荔枝山,还是洞里萨湖?甚至连金边都曾经在讨论的范围。最后,还是选择了洞里萨湖,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同伴畏惧爬山的原因,就不必点破了。
前一晚,吴哥下起了瓢泼大雨。太阳出来后,虽然雨住了,但天边的一大团乌云,还是横在心底的一道威胁。司机冲说,看这云,上午应该不会下雨。那么,就早点出发,赶在雨前面,完成游览吧。
洞里萨湖可通到金边,所以也称金边湖。来到游船码头,我和同伴上了一条小船,船夫是个五十多岁,沉默的汉子,船上还有一位年轻能说英语的精瘦小伙子,算是随船导游吧,当然不是免费的。船出码头,先要经过一片窄窄的河道,水并不深,不时地会遇到手拿渔网捕捞的渔民。间或,还有一艘小快艇穿梭在游船之间,一个不留意,船上的小男孩、小女孩就从快艇跳到了游船上,兜售一番水和小食品后,再跳回到快艇上,寻找下一个目标。
来之前就知道,在这里不只是观光,还要布施,尽管后者是自愿的。首先,游船四周会不时有乞讨船来打扰,有的船上,小孩子甚至是手捧一条蛇“威胁”游客,在他们的目光中看不到清澈、善良与纯朴,满是江湖的味道。其次,游船会开到一个捐助物资中心,在那里,有专人会向你介绍,这里的物资是捐赠给浮村学校的,物品包括大米、水、文具、小食品等等。
尽管,事先打了预防针,也怀疑这样的捐赠有自说自话的因素,但同伴的善心不好抹杀,也只好随着他捐了一袋大米。随后,游船带我们把大米送到学校,并参观了学校的厨房和教室。那里,四位西方女孩正在和一群孩子们做着游戏,我们走后,一对西方夫妻也送来了一袋大米。善意善存吧。
离开洞里萨湖,回到城内,同伴的一位来自香港的老友,正好在此趁开会前度假,自然一番欢聚。这位老兄目前在施乐会工作,负责东南亚一带的农村开发慈善项目,谈起慈善也是诸多感慨。但无论怎样,好事还要做下去。
下午的时间,休息后便是在老市场闲逛,购置些送同事朋友的礼物和小食品。大雨也终于如冲预期的那样,倾盆而下,我们被困在老市场了。等了许久,不见雨有停的意思,赶紧雇了一辆嘟嘟车,走了最短的距离回酒店。
要回国了,又是风雨,看来这次旅行真是是要“善始善终”了。好在,雷电不再跟着捣乱,飞机还是按时起飞了。同伴说,他还会再来吴哥。听此言,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想去的地方还很多。
(写罢吴哥游记,十一长假又来,高昂价格阻止了出国游的脚步,这一次,重庆见。)
【背景】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呈长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 500千米、宽110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它像一块巨大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为高棉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洞里萨湖(Tonlé Sap )高棉语作Bceng Tonle Sab。洞里萨湖意为“巨大的淡水湖”或纯粹“大湖”, 有一种说法是说TonleSap是来自希腊文“海”的意思,元朝的周达观到达这里时,将洞里萨湖叫做“淡洋”。法国人称它为大湖。
相传洞里萨湖底有一条七头蛇神,有一天,蛇神的女儿即将嫁给印度王子,于是这蛇神便张开大嘴,把大部分湖水吸进肚里,很快就变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作为女儿的嫁妆。据说,因为有蛇神驻守,洞里萨湖的旱雨两季变化才会如此明显。
(转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9305.htm)